在“云游非遗·影像展”上,新鲜“玩法”解锁中国非遗之美;在“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上,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7000余家非遗店铺、6万余种非遗产品参与线上线下销售活动……前不久,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主题,各项非遗展示体验活动纷纷开展,非遗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空前重视,进入了最好的保护和发展时期。从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到建立文物违法案件督察约谈机制,再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记录、推选表彰“中国非遗年度人物”,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不仅提升了整个社会对非遗保护的关注、热爱和参与,同时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创造力。
最好的保护,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更多人“知道”。“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2万多个;《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电视节目广受好评,《全景故宫》《全景兵马俑》等一批数字全景展厅项目让观众在家中“漫游”文化遗产地;346万件可移动文物数据信息向社会开放,文创产品引领“国潮”消费新时尚……这些都启示我们,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才能推动非遗越来越多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继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宝贵的滋养。
(安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