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朱雪军

  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

  民以食为天,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日前报道,纪检监察机关围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情况开展专项监督,为守好18亿亩耕地红线保驾护航。

  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坚实支撑。与此同时,部分地区也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一些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养鱼,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药材、特色水果、花草等非粮作物等。究其原因,是对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一些人认为耕地用来种粮经济效益不高;一些地方认为自己不是粮食主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不够了解。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如果口粮依赖进口,我们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仓廪实,天下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而新冠肺炎疫情使粮食等大宗农产品贸易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突出。我们的立足点、着眼点是,绝不能买饭吃、讨饭吃,饭碗里必须主要装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只有始终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提高对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我国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尤其要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和发挥比较效益的关系,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决定耕地用途,有限的耕地资源应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农业结构调整是根据一个时期需求和市场情况对农产品的优化,在农业结构调整时,如果不顾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不顾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一味压减粮食种植面积,对经济作物无序增加,既会造成一些经济作物过剩,不能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又影响粮食生产。我国已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即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在优先满足粮食和食用农产品生产基础上,适度用于非食用农产品生产。对此,必须抓好落实,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举全国之力解决14亿多人口的吃饭大事,各地区都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但近年来一些粮食产销平衡区自给率明显下降,主销区自给率持续低位下行,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净调入量明显增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央不遗余力。中央财政从重大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科技创新推广、信息化服务、市场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产区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各级地方政府也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加粮食生产投入,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粮食主产区要努力发挥优势,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为全国作贡献;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要保持应有的自给率,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产能有提升、产量不下降,共同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维护好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坚持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升种粮比较效益,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入,让种粮农民有甜头有盼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广告
   第07版:要闻
   第08版:文艺评论
   第09版:民生
   第10版:评与论
   第11版:消费
   第12版:体育
“家政兴农”大有可为
争做民族复兴追梦人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用好人才第一资源
发展乡村旅游要避免同质化
莫为“颜值”遮望眼
让孩子们喜欢上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