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儿童医院血液一科成功为一位恶性肿瘤患儿,采集并冻存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为其下一步开展自体干细胞移植打好坚实的基础,该方案是目前提高恶性肿瘤患儿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今年6月,来自贵州省不到3岁的小宇(化名),无意中被发现腹部有一个包块,家长带到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初步检查后高度怀疑是肿瘤。该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守华为其行手术治疗,并完善病理等相关检查,确诊小宇患有神经母细胞瘤,高危四期。
“神经母细胞瘤一般采取手术切除配合放、化疗,低中危的患者预后较好,高危人群预后差。”专家介绍,小宇经过手术及5个疗程化疗后,病情得到了缓解,但如果仅仅化疗,后期很容易复发,为了获得更高的生存率,业内最新的共识是要配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
该院血液科梁昌达主任表示,高危四期的神经母细胞瘤5年无病生存率很低,仅仅20至30%,但配合2次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可以提高到50%以上。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前要先采集自体干细胞,一般在化疗4至5疗程后执行,小宇经过5疗程化疗,病情平稳,正是采集干细胞的最佳时机。
据介绍,干细胞采集首先要用刺激因子动员骨髓中的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然后通过细胞分离机离心采集外周血中的干细胞,小宇在血液科住院5天,成功采集了110ml干细胞,其中CD34阳性细胞数完全达到了自体骨髓移植的需求。采集的干细胞予保存液处理,冻存在超低温冰箱中,留待行移植时候复苏回输。
目前,小宇完成了化疗疗程,下一步将在该院进行两次自体骨髓移植治疗。
(何 飞 刘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