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谋大势育先机 主动求变开新局

——赣南科技学院推动高标准转设,开启第二次创业纪实
学校举办2021级迎新晚会
学党史 探实地 守初心—学校教职工党员赴于都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学校举办2021年校园专场招聘会

  20载披荆斩棘,砥砺前行;20载开拓奋进,春华秋实。从2001年创办独立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原南方冶金学院西点学院、南方冶金学院应用科学学院),到2020年12月18日经教育部批复同意,高标准转设为市属公办本科高校——赣南科技学院,学校收获了办学二十载的“成人礼”“加冠礼”。

  从无到有,在豪迈自信中开疆拓土。从当年的黄土荒坡、白手起家、蹒跚学步,发展成一所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学府;学校顺时而生,顺势而为,已成为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瑰丽之花。

  从小到大,在守正创新中奋进赶超。从当年的寂寂无名到如今人文荟萃,从只有寥寥几个专业到涵盖工、经、管、文、法、艺、教等七大学科门类,学校事业蓬勃发展,枝繁叶茂,花红果硕。

  从弱到强,在革故鼎新中实现跨越。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国家级、省级称号,在2016-2020年全国同类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居第17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居第68位。

  一幕幕喜人的瞬间、一份份优异的答卷、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源于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源于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精彩擘画。

  准确识变育先机

  打响转设“攻坚战”

  学校坚持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始终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整体工作统筹推进,同心同向、同频共振。一是党建龙头更加凸显。转设过程中,学校党委在政治上把方向,在战略上管大局,在管理上做决策,在监督上保落实,始终聚焦学校转设等“关键大事”“改革要事”“发展难事”,科学定策施策,以民主高效科学议事决策推动学校高质量运行。二是思想引领更加强化。学校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委会第一议题,并着力打造党委中心组学习示范班,始终做到从政治上把大局、看问题,从政治和全局高度谋划、部署、推动工作,起到了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作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校着力加强宣传研究阐释,在《党的文献》《南方日报》《江西日报》等报刊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理论文章。三是组织保障更加有力。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选优配强支委班子,让业务骨干和党员骨干担任支部书记,既抓业务又抓党建,激发组织活力;扎实推进党建“三化”和“全国样板党支部”建设,以“一院一品”联动“一总支一品”,打造了“以大美之艺铸红土之魂”等一批党建品牌,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入选全省党建专题研讨优秀论文1篇;深入实施“三联系”工程和“双体验日”活动,打造“书记面对面”“院长约吧”等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通过面对面互动、心贴心交流,进一步密切学校与师生的联系。四是制度执行更加到位。学校构建以章程为核心,构建层次清晰、内容规范的制度体系,扎起配套衔接、有效管用的制度“铁笼子”,推动办学治校规范化、制度化。

  科学应变闯新路

  走好发展“赶考路”

  筑牢教学“主阵地”,强化科研“助推器”。学校着眼应用型人才培养,成立了工程实训中心、信息计算中心、物理教学中心、商科实训中心等四大公共实验实训平台,建设了智能互联实验室、移动通信综合实验室、赣南客家文化数字化研究院、BIM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等专业实验实训平台。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获批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线上优质课程3门,一批教师在全国、全省高校教师教学竞赛中喜获佳绩。学校着力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3项、省部级研究课题200余项,发表论文千余篇,获得横向课题经费2300多万元,被授权国家专利30余项。

  高举应用“指挥棒”,盯紧质量“生命线”。学校坚持以学科竞赛促人才培养,高质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5项,立项学科竞赛项目211项,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大赛奖项1063项,其中国家级奖项600余项、省级奖项400余项。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级银奖、铜奖各1项,在第六届获省级金奖1项,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办学20年来,3.4万名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好评,活跃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条战线,涌现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2008届白浩进同学白手起家、自主创业,创办的网商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挂牌上市;2017届曾明强同学毕业后主动放弃大城市优越的就业岗位,申请到西藏最边远最艰苦的乡镇工作,扎根基层、敬业奉献,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

  紧握才智“双引擎”,写好服务“大文章”。学校牢固树立“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理念,大力发展面向江西省和赣州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与地方产业结构精准对接,组建“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赣州市高性能钨基材料深加工与技术优化”“赣州市稀土永磁材料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技术”等重点实验室,学科结构与平台布局不断优化。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特别是与区域产业集群的紧密对接,切实把教学科研聚焦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教学研用和校企深度融合上来,聚焦到行业和区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上来。学校强化与地方政府合作,与赣州经开区、章贡区、全南县等地方政府及江西赣州、广东番禺、浙江湖州等人社部门开展全面的政校合作。与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先进铜产业研究院、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公司、广西华锡集团、安徽庐江龙桥矿业有限公司、福建马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紧密合作,以有色金属产业为重点,特别是稀土及铜加工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开展智能制造课题攻关及行业应用研究,在多元异构数据动态感知、“5G+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系统应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典型产品智慧工厂构建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学校与格力电器(赣州)有限公司、浙江博尚电子有限公司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用合作。

  唱响时代“主旋律”,增强文化“软实力”。学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培训学员近2000名。学校积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理念,建成一批现代、文明、高雅、和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文化项目。精心打造涵盖人文学术讲坛、师生文体活动、优秀师生评选等的“金沙湾”文化品牌,以“金沙湾讲坛”“金沙湾校园文化艺术节”“金沙湾体育文化节”“金沙湾寝室文化节”等为载体,夯实大学生发展平台,在传统活动中赋予新内涵,在创新中体现育人思想,在互动中辐射全体学生。建好建强思政类、传统文化类、学术科技类、专业交流类、公益服务类、体育运动类、文艺活动类等七大类42个学生社团,深入实施“社团繁荣计划”,实现社团活动的精品化。学校先后获批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美育大会人文与审美素养教育先进单位、全省“五四”红旗团委等称号。《红风筝》作品喜获教育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第二届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艺术作品展一等奖。

  主动求变开新局

  奋进创业“新征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学校20年的办学史,是一部充满故事和荣耀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学校的成功转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新的舞台、新的空间,开启了第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学校将以转设为契机,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发展思路,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定位,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学科专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全面协同育人。坚持实施科教融合、校企校地融合的发展路径,着力推进应用学科建设、应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把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以人才培养特色彰显办学特色,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应用、适用、够用”的原则,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规格、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契合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度、贡献度。

  新时代,新征程。站在成功转设元年的新起点上,学校的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学校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砥砺奋进,锲而不舍,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推动赣州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邵国疆  戴朝护/文

  (图片由赣南科技学院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正面临“雪崩般的饥饿和贫困” 央行90多亿美元海外资产又被美国冻结
~~~
~~~
~~~——赣南科技学院推动高标准转设,开启第二次创业纪实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昂首奋进新征程 接续奋斗再出发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教育
   第12版:体育
日本企业瞄准中国“厕所革命”巨大商机
阿富汗陷人道主义危机 美国是祸首
疫情加重 美国多地紧张应对
台风“雷伊”在菲律宾致死人数升至144人
善谋大势育先机 主动求变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