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力书写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 彭文斌

  时代是文艺工作者另一层意义上的“沃土”。一部传世的文学艺术作品,总是带着一个时代的露水、泥土和精气神,总是唱响着一个时代昂扬的主旋律。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生逢盛世,我们何其有幸;书写华章,我们何其光荣。阔步走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应该书写什么?又应该如何书写?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的重要讲话中殷殷叮嘱:“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他还明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我们的每一个文字、每一篇作品,都应当主动汇入时代大潮,成为民族复兴磅礴壮歌中的一个音符。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深植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江西作家,我这几年来坚持深入赣鄱大地,足迹遍及数十个县区,深刻记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壮阔进程,深度挖掘江右丰厚的历史文化,深情萃取老百姓烟火日子里的美德和力量。在行走中阅读江西,在行走中发现大美,在行走中改造自我。我因此萌生了一种使命感,那就是,用自己的笔写下时代之变、山河之美、人民之呼。诚如诗人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由是找到了一眼不竭的泉水,找到了一种不衰的动力。

  家国情怀是文艺工作者永不可弃的立身之本。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病起书怀》中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一名文艺工作者,就应当是一名赤诚的爱国主义宣传者,就应当是一名坚定的改革创新实践者,就应当为时代立传、为人民鼓与呼。江西的红色、古色、绿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江西从来不缺少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故事,古时如此,近代如此,当代更如此。我唯一要做的,便是用尽心力去真情书写。浓墨流淌,尽是家国之情;人品磊落,映衬文品光辉。一个胸怀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的作家,才能安安静静地写作,才能写出干干净净的文字,才能成为外美内实、表里如一的人。

  今日之中国,仿佛一列高铁动车,正风驰电掣地奔驶于幸福大道。我们这些书写者、歌唱者,唯有深刻把握民族复兴这一时代主题,才能“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与我们的国家、与我们的党、与我们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奋力书写新时代的精神气象,自豪唱响气壮山川、荡气回肠的时代主旋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昂首奋进新征程 接续奋斗再出发
   第05版:昂首奋进新征程 接续奋斗再出发
   第06版:综合
   第07版:综合
   第08版:文艺评论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生态
   第12版:视线
眼纳千江水 胸起百万兵
奋力书写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坚守人民立场,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守正为基 创新以求
用古老的赣南采茶戏讲好中国故事
弘扬正道 德艺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