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赴饭局”见品格

  胡海智

  坚决不吃违反规定的“饭”,彻底远离形形色色的“局”

  近日,“时代楷模”、福州市公安局原局长潘东升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潘东升生前常对公安民警说:“无论你在哪一个饭局上看到我,你都可以直接上来打我两巴掌!”潘东升牺牲后,网络上“不赴饭局的公安局长走了”的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感动了无数网民。

  潘东升生前的事迹有很多,“不赴饭局”为何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种迎来送往的饭局大大减少,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然而,仍有少数穿上“隐身衣”的吃喝禁而未绝。比如,有的干部为躲避监管监控,不断改头换面,“公开不吃暗地吃”,以各种名义虚列开支套取公款;有的转移阵地,单位食堂、培训中心以及高档小区、农家乐等成为“新战场”;有的“不吃公款吃老板”,心照不宣接受私营企业主宴请;等等。据中纪委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国共查处违规吃喝问题5419起,其中党纪政务处分5744人。可以说,违规吃喝问题依然突出。党员干部违规吃喝,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正因如此,潘东升“不赴饭局”的高度自律,令人赞叹。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礼尚往来本是传统美德,联络感情也是人之常情。但对党员干部而言,绝不能为了脸面、情面、场面,颠倒了公私、混淆了是非、模糊了义利、放纵了亲情。从这个意义上讲,把“饭局”看成小事,就可能摊上“出局”的大事。从近年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不少人最初就是吃了不该吃的“饭”、喝了不该喝的“酒”、交了不该交的“友”,在“饭局”中一步步被拉下水,最终无法自拔、难以回头,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黯淡了觥筹交错,远离了庸懒散奢,党员干部才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上。廖俊波在政和任县委书记的时候,常年下企业,却没有在企业吃过一餐饭,每遇企业主盛情邀请他总是婉拒。然而,就是这么个“不通人情”的党员干部,用真诚的态度和无微不至的服务,让企业主由衷地敬佩和信任,让一大批企业“舍近求远”落地政和。事实一再证明,好作风是战斗力,也是推动力,更是凝聚力。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不赴饭局”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品格。党员干部务必清除思想上的“馋虫”,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坚决不吃违反规定的“饭”,彻底远离形形色色的“局”,努力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昂首奋进新征程 接续奋斗再出发
   第06版:资讯
   第07版:视线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评与论
   第11版:资讯
   第12版:体育
坚定志不改道不变的决心
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
“不赴饭局”见品格
治治“未看先评”怪象
让“双减”为学生成长赋能
从年度流行语中感受社会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