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季不凋青春色

——全南获评“中国天然氧吧”背后的故事

  焦俊杰 本报记者 唐 燕

  全南之美,美在厚重历史。明代著名理学家王阳明游历全南时曾写下,“四季不凋青春色,人杰地灵出英豪。”

  全南之美,美在山水风光。“山高水长,鸟鸣山幽,可以沐浴清风,放纵呼吸。”这是来自粤港澳大湾区游客对全南的赞美。全南正以它优越的自然环境和魅力风光,吸引游客。

  全南之美,美在精心呵护。“我热爱这片青山,我想一直坚持下去,让保护区更加美丽。”这是全南生态护林员李金十五年如一日守护青山的真实想法。

  …………

  日前,中国气象局正式发布2021年度“中国天然氧吧”评价结果,全南榜上有名,实至名归。寒冬时节,记者走进全南,穿梭于城乡、景区、企业,采撷当地生态保护治理与产业发展的精彩故事,探寻其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的奥秘。

  生态保护上“用力”

  问起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的缘由,全南县气象局局长黄文谦向记者坦言:“在生态上,全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要保持这个优势,也得在生态保护上下足功夫。”

  果不其然,全南生态成绩单格外亮眼:森林覆盖率83.39%,林地199万亩,原始森林古木参天、花卉苗木芳香十里,空气优良率99.4%,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超10万个。溪流清冽、湖水澄澈,水质常年在Ⅱ类以上。天龙山、梅子山、阳明山、天排山山色空蒙;龙兴湖、桃江河、黄田江水光潋滟……

  良好的生态既是资源,又是刚性约束。近年来,全南不断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机制,创新生态法治体制,织牢织密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网。在全南,“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理念已成为共识。

  李源清是县水政监察大队南迳中队的水政巡查员。每天巡河,他都要带上镰刀和编织袋。“过去,不仅要打捞垃圾、制止采砂,还要劝导村民保护环境。现在,大家环保意识提升了,环境更美了,白鹭也多了起来。”李源清自豪地说。

  在全南桃江及各条支流沿岸,还有很多像李源清这样的河道管理员。该县打造升级版河长制,构建县、乡(镇)、村三级河长组织管理体系,把警长、村级巡查员、管理员、民间河长、企业河长、社会监督员纳入其中,实现县域内河流全覆盖。

  生态治理上“聚力”

  为打破职能部门各自为战、项目实施零敲碎打的局面,全南出台《全南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0-2025)》《全南县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文件,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全方位推进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通过“治乱、治水、治山、治本”等措施,让全南既有“颜值”,又更有“气质”。

  冬日暖阳下,城厢镇黄埠村静谧祥和,白墙黛瓦,干净整洁,一幅美丽乡村图景在眼前铺开。村民曹秀全在家门口散步,说起村里的变化,他十分感慨,“原来村子环境脏乱差,现在却成为风景秀丽的乡村旅游景点。”

  环境变好,贵在治理。记者在黄埠村看到,该村建设了两个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该村党支部书记曹春华解释说,“以前,生活污水都是直排,滋生蚊虫,给村民生活带来很大困扰。建了污水处理设施后,空气都变好了,生活更舒心。”据了解,全南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33个,4.98万人受益。有数据统计,近年来,全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15.8亿元。

  走进陂头镇李家洞,满山树木挺拔茂盛、郁郁葱葱。难以想象,曾经的“光头山”,如今已成“生态林”。这得益于全南大力开展矿山复绿工程。近年来,全南投入超1亿元系统推进水环境保护与整治、矿山环境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整治与土壤改良等5大类工程,治理废弃稀土矿山1.26平方公里,综合改良土壤1278亩、改造低质低效林1万余亩,“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呈现生态效应。

  生态产业上“发力”

  保护并不意味着放弃发展,而是追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全南始终把良好的生态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决不引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康养旅游、品质农业。近三年来,全南拒绝“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投资总额超50亿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成功创建2个国家4A级景区、2021年接待游客量突破51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5亿元……这组亮眼的数据,彰显全南旅游产业的无限活力。“三年前,全南几乎没有知名景区。”全南县文广新旅局党组成员谭裕文说,“这几年,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知名景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全域旅游名片越擦越亮。”

  这些年,全南立足自然生态优势,大力实施全域旅游“珍珠链”战略,深度开发康养游、风情游、乡村游、健身游等板块,重点打造鼎龙·十里桃江国际芳香森林度假区、天龙山景区、雅溪古村景区、中国攀岩小镇四大核心景区以及十个乡村旅游点,“美丽生态”产出更多“美丽经济”。

  有定力、魄力,才能打开新局面。近年来,全南将电子信息作为全县工业首位产业,集群式引进粤港澳大湾区中高端电子信息企业80家,扶持壮大佳信捷5G、华派光电、络鑫电子等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集触控屏、面板、显示模组、显示器等链条完整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度从5%提升到60%,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收获更多“绿色GDP”。

  (压题图:桃江碧水 通讯员王敏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吉州区创新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方法
龙南~~~
渝水~~~
~~~
乐安~~~
~~~——全南获评“中国天然氧吧”背后的故事
宜丰~~~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综合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区域
   第11版:乡村
   第12版:广告
“最后一米”的有效作为
首批赣企 “尝鲜”RCEP红利
督导考核 小席位带来大转变
小电池 大能量
人才强县 推动工业创新发展
四季不凋青春色
“非遗”进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