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赣南大地,融湾思想在拔节生长,大项目在竞相绽放。
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年伊始,赣州市四套班子领导率队,深入经济发展第一线、项目建设最前沿,把准方向、厘清思路、激扬信心。
岁末年初的检阅,奋进实干的脚步。1月6日至11日,赣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深入18个县(市、区)和赣州经开区、赣州蓉江新区,累计行程2000余公里,实地察看项目60个。
这是一场发展成果的检阅与交流。全市各地拿出一年来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项目“成绩单”。60个项目竞相绽放,呈现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势头。在一个个项目现场、一处处景区工地,大家学习了经验、看到了变化、增添了底气,进一步坚定了发展的信心。
这更是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奋进脚步。与会人员深刻感受到各地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劲头越来越足,加速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共识越来越明确,创新发展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氛围越来越浓,展现出奋力追赶跨越的新气象新变化。
思想更主动
融湾加速度
锐晶科技项目实现当天签约、当天注册、当天设立外资账户,仅6个月就实现投产;积木潮玩项目从考察、签约到试产仅用时4个月……2021年,这样高效率的项目,在赣州比比皆是。
赣州加快步伐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全力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凡是大湾区能做到的,我们都要做到”的理念已成全市上下共识和共为。络鑫科技5G通讯组件生产、盛全超低温磷酸铁锂新能源电池生产、微电新能源微型锂电池研发和生产、卫棉纺织科技产业园、寒锐钴新材料及三元前驱体生产、逸豪PCB智能工厂等项目都是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还有的当年见效。
透过这些高效率的大项目,赣州打造我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决心和路径清晰可见。为了吸引大湾区城市的产业及客源,将“老区思维”向“湾区思维”转变落到实处,大余县探索开展“干部进湾区、项目回大余”创新性实践,聚焦主导产业项目,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大湾区“脱产”实践锻炼,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一线实现干部受锻炼、项目快落地、产业促发展。
赣州全面融湾成效明显。如今赣州市已常态化开展“三企入赣”“双招双引”活动,开通运营赣深组合港、“双区联动”跨境电商班列,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总数达32个、占全省97%。
产业更集聚
迈向集群化
走进南康格力电器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智能化、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家具+家电+家装”的深度融合模式,让大家看到了未来家装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2021年,赣州大项目逐渐朝高质化、高新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促进各大主导产业迈向集群化。随着同兴达落户赣州经开区,它带动了偏光片、玻璃面板切割、减薄、玻璃盖板、背光板等数十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上犹县元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已带动该县引进60余个首位产业补链项目,产业集中度由18%增至50%以上,形成了从原丝生产到多种终端产品的全链配套,演绎了“一根玻纤串起一个产业链”的故事;杭萧钢构华南区域总部落户于都,极大地推动了装配式建筑上下游产业链集群化进程。
科技含量高
创新能力强
2021年,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项目一次性引进30名“85后”教授全职落户,如此“集群式”引进人才,层次之高前所未有。
科技创新是动力源,赣州依托创新平台吸引高端人才、提升创新能力。
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是稀土领域唯一、目前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的模式运行,开展30余项关键技术攻关,获批国家、省级科技项目50余项;瑞烜新材料覆铜板项目,填补了信丰县PCB产业链核心基材的空白;落户龙南的赣州诺威新能源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产品性能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拥有各项专利58项,科技赋能让公司倍增效应突出,产值从2018年的1.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5亿元,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超30亿元。
城市格局大
能级大提升
驰行在赣州市中心城区迎宾高架,一个个城市之眼、中心地标建筑鳞次栉比,交通循环路网纵横交错。2021年,赣州扎实推进城市能级提升“扩容”,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08.45平方公里、人口达210万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7%左右。
基础设施方面,仅赣州经开区就有40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已竣工,黄金大道北延、飞翔路、叶山大道、机场快速路跨上犹江大桥完工通车,成为全省唯一同时拥有机场、高铁站、高速路、高架快速路和公路港的国家级经开区。
此外,赣南科技学院、和君职业学院开办招生,方特东方欲晓火爆开园,赣州,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还引进京东、顺丰、韵达等品牌企业设立赣南总部中心。随着系列项目的落地落实,赣州城市能级得到大幅度提升。
乡村环境美
发展惠百姓
崇义左溪村,原来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也是远近闻名的“空心村”“落后村”,基础条件落后、环境脏乱差。如今这里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楼,发展了致富产业,左溪村变成了产业旺、环境美、人心齐、前景好的“示范村”“样板村”。左溪村的美丽“蝶变”,是2021年赣南广袤乡村的一个缩影。
牢固树立民生为本理念,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2021年,赣州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全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省市101件民生实事完成年度计划。“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成果持续巩固,新改建农村公路2219公里,建成农村污水设施数量、覆盖村庄数量全省第一;新增学位6.9万个,开展课后服务时间达标学校占比全省首位;改造老旧小区137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数量全省第一;创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审,60%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有望超20万元……
凝心聚力加油干,重整行装再出发。2022年,赣州将继续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按照新时代“六个第一等”的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以项目大会战为抓手,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坚定不移推进“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奋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本版文字由赣州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