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评论

  《1921》:

  构建建党百年历史的“集体记忆”

  从电影《开天辟地》到《建党伟业》,再到去年大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流击水》等,某种意义上,建党题材的影视作品,为我们共同奠定了有关建党历史的“人民记忆”。

  而电影《1921》作为建党题材的院线电影,为新时代的青年观众生动描绘了百年建党的关键历史节点和恢弘的历史画卷。影片始终围绕建党展开,叙事集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上,并以多线叙事的方式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我党创立前后的复杂社会背景。不同于以往全景式展现我党的历史,本片将党的各个历史关节点进行影像化剪接,恣肆汪洋、气魄恢弘,且“以人为中心来叙事和表情达意”,突出“人的情感”与“历史呈现”的结合与互动,将这段“集体记忆”进行了青春化的演绎。 (程 志)

  《长津湖》: 

  票房冠军实至名归

  《长津湖》,绝对是中国电影史上一座气势磅礴的高山,票房冠军实至名归。

  影片画面极其真实。剧中,扮演哥哥“千里”的吴京、扮演弟弟“万里”的易烊千玺,还有段奕宏、朱亚文等扮演的志愿军战士,浓缩了几十万名志愿军的精魂,表达了千里万里相继赶赴战场、保家卫国的坚毅、勇敢,充分彰显了志愿军是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猛、不怕牺牲、能打硬仗、更能打胜仗的钢铁之军。 (周会生)

  《三湾改编》:

  写真实的历史,讲好听的故事

  “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这一事件被改编为电影《三湾改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上映,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

  影片以战争场面开篇,故事徐徐展开,枪林弹雨中,无数官兵无惧牺牲,奋勇向前,为突破敌人重围赴汤蹈火。攻打长沙失败,意味着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攻占大城市获得胜利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共产党必须寻找另外的道路;走上井冈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这一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三湾改编”正是在这一关键时期召开的关键会议。影片结尾,井冈山红旗飘扬,中国革命开启了新的篇章。

  影片不仅做到了尊重历史,还做到了把历史讲得好听,引人入胜,让观众更深刻地认识到“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治军方略的来之不易。 (伍 岳)

  《悬崖之上》:

  主旋律中的人性刻画

  与以往类似影片不同,《悬崖之上》更注重人性的彰显与刻画。

  电影主人公张宪臣乃信念坚定、经验丰富的资深特工,同时也是一名父亲。正因这一份亲情的自然流露,致使他在一次任务中没能及时逃脱而被捕。影片贴着观众的心走,观众与影片中的人物共鸣共情。

  爱国主义的起点,往往是爱家、爱亲人。英雄也是普通人,主旋律影片倘若把人物塑造得只知革命,而六亲不认、铁面无情,将沦为概念化、虚假化,而《悬崖之上》中的革命者,形象不仅高大光辉,而且丰盈扎实。 (江锦灵)

  《长津湖之水门桥》: 

  冰雪之下,祖国至上

  作为去年国庆大片《长津湖》的续集,《长津湖之水门桥》像是一首浪漫的抒情长诗,延续了前作宏大的叙事脉络,而极具夸张力的情节又丰富了战争片的表现力。如三炸水门桥的主角,分别是谈子为的巴祖卡、平河的炸药包、伍千里的炮弹,故事发生在史实之内,细节又升华在史实之外。

  情感方面,影片继续将兄弟情、父女情、战友情等进行了融合,从多角度彰显了“冰雪之下,祖国至上”的主题,为这个春节档注入了崭新的爱国元素。 (蒋 平)

  《送你一朵小红花》: 

  每个人都了不起

  用年轻癌症患者的亲身经历演绎了人生的无奈与勇气,就像开给观众的一剂治愈心灵的良药,有着直击内心的情感力量。

  影片讲述了两个抗癌家庭的故事,塑造出极具现实生活感的人物形象。而这两个抗癌家庭又映射出更多的癌症病患和困难群体,展现了他们生存图景,也呈现了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

  影片不在疫情下拍摄,却是在疫情下上映,赞美了人性之美,与疫情中的社会审美同步,很好地诠释了“每个人都了不起”的深刻内涵。 (冀北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2021年,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复苏发展,全年总票房和银幕总数继续位居世界第一。新年伊始,中国电影再次强势开局,2022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破60亿元。其中,我省电影票房1.93亿元,观影人次392万人次。光影入怀,暖意生发,且看——~~~
~~~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7版:文件
   第08版:文艺评论
   第09版:民生
   第10版:财经
   第11版:法治
   第12版:体育
电影的旧岁与新年
《狙击手》:狙击对决中的文化自信与类型自觉
光影之约
微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