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泉 本报记者 周亚婧
2月21日,都昌县蔡岭镇杨湾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育秧基地机声隆隆,种粮大户石和庆带领农户,正忙着铺设水稻苗床。
育秧基地仿佛一个工厂,里面堆放着大小不一的土堆。“这些是营养土,春节前就运来了,自然干燥。”石和庆介绍,营养土由田园土、谷壳、复合肥、壮秧剂等混合而成。他指挥铲车,把营养土倒入水稻苗床粉土机中碾细,“营养土碾细后装在秧盘中,之后就可以播种了。”
石和庆承包了千余亩农田,以种植再生稻为主。“再生稻要想高产,要突出一个‘早’字。”都昌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余进说,早育秧就可以早栽种,头季可以避开夏季高温,也为再生季生长提供了时间,秋季寒潮到来之前收割第二季,两季都可高产。
石和庆种植的再生稻,2021年再生季干谷平均亩产高达462.7公斤。尝到了丰收滋味的石和庆,今年又提早准备育秧工作。“由于前期持续低温,常规室外育秧达不到要求。大棚内育秧,可以提高低温天气下的育秧成功率,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余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