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玉玺
在仙岩镇乡村振兴综合体棋牌室,老人们正悠闲地下着象棋;“四点半课堂”里,志愿者正带领小学生们一块阅读;广场上,村民们忙着排练“学雷锋大家唱”文艺演出……
“三个月前这里还是一个荒废的老粮库,开通‘民情一点通’服务平台后,关于老粮库改造利用的意见建议就有60余条。”仙岩镇党委书记程志平说,针对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镇里专题研究,投资150万元,将老粮库改造提升为仙岩镇乡村振兴综合体,为群众提供了文化生活的场地,受到大家点赞。
2021年11月以来,玉山县仙岩镇整合服务资源,开通“民情一点通”服务平台,村(居)民能及时将身边发生的急事难事、热点难点问题以及要办理的事项,通过手机照片、视频等方式,实时上传至“民情一点通”服务平台,进行集中受理、分类处理、归口交办和限时反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挂上“连心牌”
3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仙岩镇,走在集镇的里弄小巷,街面干干净净,每家每户门口墙上的醒目位置,都挂着一块“民情一点通·服务在心中”的牌子,上面详细介绍了“民情一点通”工作流程,公布了二维码、热线电话以及网格员的名字和手机号码。
在毛家社区毛正荣家里,毛正荣掏出手机,点开微信扫一扫,对着牌子上面的二维码扫了一下,手机屏幕上立即显示出“仙岩镇民情一点通”页面。毛正荣指着手机告诉记者,如果有诉求,可以在上面留言,非常方便。
在仙岩镇“民情一点通”服务平台记者看到,村(居)民每日上传的信息很多,有政策咨询类的、有困难求助类的、有问题投诉类的,还有建言献策以及代表建议。记者点开“问题投诉”页面,看到其中有一条信息,是毛家社区居民毛起和于2月26日上传至平台的,他说春耕在即,但是正在维修的水牛塘水库尚未完工,怕会影响到今年的春耕生产。收到信息当日,仙岩镇政府工作人员便与毛家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丰一同到施工现场察看工程进度。
“水库大坝主体已经施工完毕,由于前段时间一直下雨,后期的施工受到影响,但是我们已经向水利局报告,施工单位也正在抢抓晴好天气加大施工进度,不会影响到春耕的灌溉。”刘丰说,社区将派一名干部对接,每天察看施工情况,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收到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丰反馈的情况后,毛起和心里的石头落地了。他说,每家每户门口的牌子就是政府和群众的“连心牌”。程志平介绍,该镇这样的“连心牌”总共有8991块,做到了所有村(居)民家中全覆盖。在建立“民情一点通”的基础上,把服务领域延伸到村(社区),成立了民情信息收集中心,着力搭建以镇民情一点通平台为支撑、各民情信息收集中心为骨架的民情信息精准服务网络。
有了“连心人”
“通过‘民情一点通’咨询后,我了解到,吸引一名脱贫户就业,政府可补贴2000元,在帮扶干部刘晓娜的帮助下,我填好了补贴申请,已交给县就业局,3月底补贴就可到位。”在毛垄村帮扶车间,负责人徐军告诉记者,车间长期务工的脱贫户达5名,可获相关补贴1万元。
仙岩镇通过整合资源,在镇“民情一点通”、村(社区)民情信息收集中心,配备以驻村干部、包村干部、村组干部和第一书记为主体的民情信息员,为群众提供精准化服务。在仙岩镇,像刘晓娜这样的民情信息员共有93名,他们被群众称为民情“连心人”。
桑园村民兵连连长杨鹏团是民情信息员,负责官塘顶和大门塘两个村小组的民情信息收集工作。去年12月,他接到官塘顶村小组的老党员杨荣辉反映,称该小组有一条水渠被洪水冲毁,他立即把此事向村党支部书记吴元水反映。吴元水随即落实修渠资金,1月6日,被冲毁的水渠仅用两天就修复了。
站在新修好的水渠边,老党员杨荣辉显得很激动。他一个劲地对记者说,这个事解决得很快,现在村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大大提高了,群众对村干部也更加信任了。
仙岩镇党委书记程志平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仙岩镇“民情一点通”已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60条,交办处理率达100%。“民情一点通”工作法,实现了“民情在一线收集、民生在一线落实、民心在一线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