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条线顺畅 服务贴心

——中外人员频频点赞冬残奥会无障碍环境

  新华社记者

  无障碍环境直接影响着残奥运动员们的生活起居、参赛出行,顺畅的无障碍流线将给运动员以及其他残障人士带来更加舒适的参赛体验。自北京冬残奥会开幕以来,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的无障碍环境频频得到中外各个代表团参赛运动员、官员以及无障碍专家的赞许,称这是为冬残奥会东道主设立了新标杆。

  作为生活起居的重要场所之一,冬残奥村的无障碍设施时刻“关照”着运动员以及参赛人员的日常生活。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杨金奎介绍说,为照顾到视障人员的需求,冬残奥村在运动员餐厅设有盲文菜单,电梯里也均设有盲文。同时,在所有的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自建设之初,就设计和施工完成了297处盲道提示。“在冬残奥村里,只要有路的地方,就有盲道。”他说。

  使用是否便利、顺畅,使用者最有发言权。中国轮椅冰壶队选手闫卓对冬残奥村的住宿环境给予了好评:“我们住宿都是一人一间,房间很大很明亮,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无障碍卫生间,床也有加热和升降功能,无障碍设施很完善。”25岁的美国残奥冰球队员凯尔·西奇对冬残奥村的无障碍设施也大为赞赏:“电梯的空间很大,有利于我们使用轮椅,我们住的地方,床的高度也被调低了,非常便于我们使用,冬残奥村的无障碍设施实在是太方便了!”

  在承担着北京赛区冰上项目比赛的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和国家体育馆,无论是通往比赛场区的运动员通道,还是看台区域,都设有无障碍坡道。这些坡道的宽度以及地面铺设的防滑材料都有助于残障人士使用轮椅出行。“我们的无障碍设施从运动员们下车开始,到他们完成最后的采访回到休息室休息,这一路都是贯穿始终的,可以说能够做到全覆盖。”国家游泳中心无障碍设施经理刘振铎说。

  在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轿厢式缆车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了便利,这种缆车可以很好满足下肢残疾运动员带滑雪器具使用。国际残奥委会无障碍专家伊莱亚娜·罗德里格斯曾在冬残奥会转换期间就到访过延庆赛区,她对这里的无障碍设施印象深刻。“在往届冬残奥会中,残奥高山滑雪赛场的无障碍往往最具挑战性,本届冬残奥会的高山滑雪赛场非常令人赞叹。”她说,“比如媒体流线,即便使用轮椅,记者们在混合采访区也会感觉非常安全。”

  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杨金奎介绍,按照残奥整合工作要求,北京冬奥组委将冬残奥会特点和需求充分纳入赛事各项运行和服务中。住宿方面,各冬奥村建设无障碍设施,为残奥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优质服务,18家签约饭店新改造无障碍房间109间;医疗方面,确定41家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针对残疾人的特殊医疗救助服务培训,在相关场馆提供轮椅、假肢维修服务和导盲犬服务;交通方面,投入1898辆车辆服务冬残奥会,其中包括280辆无障碍车辆;安保方面,制定人性化安检规范,为残疾人接受安检提供便利;志愿服务方面,共有9000余名志愿者服务冬残奥会,其中有12名残疾人志愿者。

  伊莱亚娜·罗德里格斯表示,除了硬件的无障碍之外,另一个重要奥运遗产就是文化和观念的无障碍。“让残疾人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在这方面北京无疑给下一届冬残奥会的东道主设立了标杆。”

  (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邰思聪、罗鑫、张硕、王君宝、李典、谭畅、赵建通、高萌、季嘉东、耿辉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2022全国两会特刊
   第03版:2022全国两会特刊
   第04版:敢为人先谋发展 担当作为抓落实
   第05版:敢为人先谋发展 担当作为抓落实
   第06版:敢为人先谋发展 担当作为抓落实
   第08版:特别策划
   第09版:敢为人先谋发展 担当作为抓落实
   第10版:健康
   第11版:要闻
   第12版:民生
   第13版:要闻
   第14版:视线
   第15版:区域
   第16版:体育
“冬残奥会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洁白冰雪映照四面五星红旗
图片新闻
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热映
女足世界杯迎倒计时500天
条线顺畅 服务贴心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