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郝薇薇 刘 健
“中国两会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两会”“两会是中国领导层与各界人士充分讨论协商国家大计的重要场合”“两会将明确的发展目标摆在整个国家面前”……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给世界留下了丰富的“两会印象”。
出席两会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大事小情了然心间,国计民生统筹部署……中国领导人的治国理政方式成为海外观察家“两会印象”中最深刻的部分。
东风拂面世界新。习近平的“两会时间”对外打开了一扇窗,透过它,国际社会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国之治”的价值取向与运行逻辑,也进一步拓展了对中国现代化路径的认知,丰富了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构想。
心里装着百姓,民为邦本
——“中国致力于施行良政善治,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深知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
习近平的“两会时间”从3月4日开始。
这一天上午,习近平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预备会议,同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一起按下表决器,选举产生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表决通过大会议程。下午,习近平又出席了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会。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份之外,美国巴德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润年特别注意到习近平的“人大代表”身份。2018年,习近平在内蒙古自治区全票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此后每年两会都会到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在彭润年看来,中国领导人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参加所在代表团审议,体现出所有代表之间的平等关系。
作为“黄土地的儿子”,习近平从人民中走来,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你们现在都种什么庄稼?”“高速公路通到你们那里了吧?”……每年两会,习近平和代表委员交流最多的就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
今年两会,最让习近平惦记的仍是“民生”。粮食安全和社会保障,有着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的重大意义。3月6日下午,习近平专门看望了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既有“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的细心周全,也有“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的语重心长,一句句暖言心语,尽显为民情怀。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感言:“中国致力于施行良政善治,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深知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
习近平的“两会时间”让英国政治评论员卡洛斯·马丁内斯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国领导人满足了人民的需求和愿望,这体现在脱贫、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休闲服务等方方面面。”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从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铿锵话语,到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时与外方朋友对话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情流露,再到今年两会上谈及“民生无小事”时“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的谆谆嘱托,追寻习近平的治国理政足迹,越来越多海外观察家将“人民至上”视为理解中国“治理之道”的关键。
集众思广忠益,上下同心
——“中国遵循着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双向政治经验,依靠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发展的治国理政体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常居上海的加拿大人斯科特·克莱因经历了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全过程。在他看来,中国快速开发出疫苗并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范围接种是“不可思议的成功”。“中国政府有能力推动社会中每一个个体向着有价值的共同目标积极迈进。”
如何处理个体与集体、多样性与一致性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14亿多人口的大国,尤其考验执政者的政治智慧。
在习近平的“两会时间”里,便浓缩着这样一个丰富多样的中国。2013年以来,习近平先后53次“下团组”,面对面与数百位代表委员交流。所到地方代表团中,既有上海、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发达省市,也有内蒙古、甘肃、青海等西部省区。交流互动的代表委员中,既有社区主任、煤矿工人、中学教师、民营企业家,也有少数民族、民主党派人士、解放军代表。
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看来,中国领导人同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代表委员近距离互动,为政治决策提供了直接了解基层民情的机会。著有《文明的追随——中国的崛起与阿拉伯人的未来》一书的约旦著名学者萨米尔·艾哈迈德说,习近平广泛听取各界人士意见,将决策建立于了解社情民意的基础之上,以人民利益为标准,以国家发展进步为考量,是“为数不多的具有超凡领导力的世界级领导人之一”。
既广开言路、汇集众智,又总揽全局、统一部署。谈中华民族共同体,习近平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谈碳达峰碳中和,习近平指出:“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谈粮食安全,习近平提醒:“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谈社会保障,习近平强调:“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
巴基斯坦前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从中国两会探寻到了“中国奇迹”的制度秘诀。“中国遵循着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双向政治经验,依靠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发展的治国理政体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党政军民学,全国一盘棋。3月7日,习近平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要统筹全局、突出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世界百年变局中,中国“全国一盘棋”所展现的强大治理合力与西方一些国家“否决政治”所导致的社会分裂、政治衰败形成愈发鲜明的对照。正如印度孟买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前主席苏丁德拉·库尔卡尼所言:“一些西方国家政府总是纠结于为下一次选举该做什么,他们通常只有数年时间。中国则在过去数十年里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毫无疑问,在中国高效稳定的治理体系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年两会,习近平以5个“必由之路”深刻揭示新时代中国的“成功密码”,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现在中国比过去200年里任何时候都要团结……任何西方式的治理体系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样的成就需要一种不同的治理方式,能做战略性思考,有历史根基,具有包容性,能动员人民,能成事。”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说。
立足两个大局,因势而谋
——“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重大创新增强了国家实力,中国的发展道路在国际社会眼中也更具吸引力”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有一项特殊外事安排:3月8日,上午刚刚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下午又来到大会堂东大厅,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视频峰会。面对国际形势新变化,习近平就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提出鲜明中国主张。
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因势而谋、与时俱进,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卢旺达学者亚历山大·塞布胡拉至今对习近平在2020年两会上阐释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印象深刻。在他看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中国为以后经济实现稳健发展高度重视的方向”。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发展形势怎么看?今后工作怎么干?今年两会,习近平深刻揭示中国发展5个“战略性的有利条件”,为应变局、开新局注入强大信心。纳米比亚通讯社特别注意到其中这样一个重要论断:中国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202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要求。今年两会,“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再度成为热词。在约旦学者萨米尔·艾哈迈德看来,中国在综合考虑既有经济发展成果、社会效应等因素基础上制定发展政策和目标,符合“一贯坚持的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原则”。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教授哈伊里·图尔克说,中国两会上关于科技创新的讨论有着丰富的信息量。“面对外部压力,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就制定出应对策略,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并在新能源、5G、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成功,增强了世界对中国发展能力的信心。”
《习近平:正圆中国梦》作者、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有着深入研究。在他看来,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重大创新增强了国家实力,中国的发展道路在国际社会眼中也更具吸引力。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强调“最高的善”,中国春秋时期哲人老子提出“正善治”。自古以来,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为实现良政善治进行了各自的探索。毫无疑问,“中国之治”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启示。
正如巴西瓦加斯基金会教授埃万德罗·卡瓦略所言:“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它不同于历史上西方国家走过的路。未来,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将推动人类迈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参与记者:冀泽、孙丁、胡友松、徐静、刘亚南、张墨成、张继业、张代蕾、杜鹃、许凤、谢昊、蒋超、王欢、赵旭、姜磊、吉莉、陈威华、赵焱、冯俊伟、徐永春、朱婉君、朱雨博、吴昊)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