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营商环境大提升是一场深刻变革

  编者按

  深入推动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是省委高标准高质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的具体体现。进入新发展阶段,营商环境日益成为影响一个地方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未来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营商环境大比拼,区域竞争也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如何看待江西营商环境的现状和趋势,如何理解营商环境大提升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本期双周论谈特邀我省研究营商环境的学者章敏副教授,就这一话题展开对话。

  特约嘉宾  章 敏

  管理学博士,南昌师范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工商联民营经济研究智库专家、第三届省情研究特聘专家,曾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上市公司担任高级管理人员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生长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

  主持人:这几年,您一直在从事营商环境研究和评价工作。营商环境究竟指什么?

  章敏:通俗地说,就是市场主体在一个地方从事经济活动的总体氛围。国务院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是这样定义的,营商环境是指“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

  从狭义上说,营商环境是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遇上的所有与政府及其部门打交道的制度环境。从广义上讲,营商环境包括各生产要素供给环境、市场竞争环境、政务服务环境、法治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的综合反映,既是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

  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事,金融机构、水电气企业、企业自身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建设者、提供者。从本质上来说,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总体商业生态系统,这也是为什么营商环境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生长之“土”、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的原因。

  ●营商环境大提升,事关江西的未来,是江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主持人:江西省把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背后的深意,您如何来解读?

  章敏:第一,把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列为“一号改革工程”,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何谓“一号”?指的是在改革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突破性的关键工作和头等大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二,是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的具体体现。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我们应站在这个高度来看这个问题。

  第三,是应对未来竞争的需要。未来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营商环境的大比拼,区域竞争也更多地表现为营商环境的竞争。特别是进入新发展阶段,那种简单依靠拼资源、拼人力、拼政策、拼税收优惠的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一些兄弟省市在这方面已走在前面。比如,辽宁、河北、陕西、黑龙江、吉林、天津等省市的营商环境立规建制,都比较早。今年1月,辽宁省纪委监委还推出了《辽宁省纪委监委营商环境监督行动方案》,有部署有监督。2021年9月被国务院列入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的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均在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上有大动作,推出了大量营商环境细化创新试点举措。

  第四,对江西而言,推动营商环境实现根本性、整体性大提升,是我省实现爬坡过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后续的经济增长和区域竞争优势的获取,营商环境日益成为一个根本性因素。

  ●江西的营商环境改革建设工作处于高速推进阶段,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更是由省里高位强劲推动。总的来看,未来可期

  主持人:近几年,您参与了全国、省内多地的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您对江西营商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什么看法?

  章敏:总体来看,江西的营商环境改革建设工作处于高速推进阶段,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更是由省里高位强劲推动,目标清晰,既注重对标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做法,也强调通过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未来可期。

  国家层面的营商环境评价,始于2018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我国的营商环境评价作了专门部署。国家发改委按照这一部署,牵头开展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目前已经开展了6批次评价,全国累计有98个城市参与评价,覆盖31个省(区、市)。国家层面组织的评价工作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评”,近两年均发布《中国营商环境报告》。

  这两年,代表江西省参评的是南昌市、九江市和赣江新区。在“国评”的18项指标中,南昌市在“开办企业、获得用水用气、政务服务”等7个指标、九江市在“开办企业、劳动力市场监管、跨境贸易”等5个指标、赣江新区在“获得电力、跨境贸易、开办企业”等3个指标上,都处于全国的优势地位。去年的“国评”(对2020年评价)结果显示,南昌市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跨境贸易和执行合同”四项指标上,被列入进步较快的城市。另外,南昌市在“开办企业和执行合同”、九江市在“跨境贸易”中的好做法,以及赣江新区的“放管服”改革实践均被收录到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中。这些营商环境建设中的亮点和创新成效,在全省推广,也带动了省内其它地方营商环境的改善提升。

  在省级层面,近两年,省委省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工作大力推进,提出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和“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区”的改革目标。为此,通过了《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连续推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行动方案和对标提升方案,已探索和建立了集综合评价、正向激励、反向约谈、容错免责于一体的营商环境优化推进机制。在“放管服”改革、降成本、提效能等方面成绩显著。比如,以“赣服通”为代表的掌上政务和“365天不打烊”两项经验,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的肯定,并在全国推介。

  当然,我省的营商环境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与先进地区、企业期盼相比,在办事环节、时间和便利度等方面,在政务环境、执法环境、经营环境、市场环境等方面,都有较大迎头赶上的空间。

  ●做到这四句话,江西“第一等”的营商环境将是水到渠成

  主持人:营商环境大提升是一场深刻变革。从江西“一号改革工程”要实现的目标看,说它深刻,体现在哪里?

  章敏:省委书记易炼红指出,营商环境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系统性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全面打响“江西办事不用求人、江西办事依法依规、江西办事便捷高效、江西办事暖心爽心”营商环境品牌。要实现这四句话,从观念到行动,带来的变化将是深刻的。

  “办事不求人”体现在公平公开上。营商环境的服务对象更强调普惠性,就是对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小企业一视同仁,在行业市场准入、投资建设、融资信贷、生产运营、退出市场各阶段体现公平公开。这就要摒弃以往托关系找人问政策、办事情的老套路,变成市场主体可以在公开的渠道获知政府信息,可以在法无禁止的领域参与市场竞争。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和治理思路,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透明行使审批权、调拨权、监督权和执法权,杜绝“吃拿卡要”现象,“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办事依法依规”体现在良法善治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把优化营商环境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形成稳定的预期和公平的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至关重要。比如,我在做营商环境评价调研时,有的民营企业主反映,他们的安全感不足,主要体现在产权保护上。针对这一顾虑,各地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司法保护,严厉打击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要花大力气健全产权保护协调工作机制,完善各部门产权保护职责,强化部门协作联动,完善涉企产权保护案件的申诉、复查、再审等机制。同时,加强对自然资源、知识产权、金融等领域的产权保护,让民营企业切实提升获得感、安全感。

  “办事便捷高效”体现在改革创新上。这里同样涉及到政府部门观念转变,那就是相关部门要真正把企业当成客户,切实认同自己是服务提供者的身份,不能高高在上,而要以企业办事人员和群众的角度去体验各项办事过程。哪里不方便了,改哪里;哪里慢了、卡住了,疏通哪里。要多走出去,向营商环境好的地方学习、看齐,对照别人的做法,找出自己的不足,量化比较各类事项环节、时间、成本等营商便利度,进一步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提升效率。一方面迎头追赶标杆,另一方面结合自身特点,打造亮点注重实效,不断探索推出解决体制性、机制性梗阻措施,推动政策创新。

  “办事暖心爽心”体现在真情服务上。“人人是营商环境、处处是营商环境”不是一句口号,要切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心尊重、真心认同企业家是自己人,视企业事为自己事,以心换心、以情动人,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当好“店小二”、提供好服务。对于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特别是历史遗留问题,在不违法情况下,不但要解决,还要解决好,并在解决的过程中,从细处让群众和企业感受到暖心贴心。发现了可能出现的问题苗头,要先于企业反映去解决,努力做到治未病。对于困难企业要以公心落实好纾困政策,对于中小企业要落实好扶持政策,帮一把、带一段、扶一程,全力构筑崇商重商安商暖商的服务环境。

  这四句话如果做到了,“第一等”的营商环境将是水到渠成,江西也一定会成为要素集聚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现代治理的“范本”。

  ●当务之急,是上下都要“热”起来,双“一号工程”要协同而为

  主持人: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 的推进工作,从部署到实施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从这段时间的进展看,有哪些现象值得关注?

  章敏:一是上上下下都要“热”起来。省里提出要把营商环境大提升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这就要求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发挥“头雁效应”,带头加强营商环境理论知识学习,主动牵头协调关联部门和单位,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工作,避免“上热中温下冷”现象。地方的主要领导干部要支持中层干部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夯实基层干部的基础执行责任,避免具体落实打“折扣”的情况,尽快形成上层带动中层和下层整体“热”的良好改革氛围。

  二是要推动双“一号工程”协同而为。我省提出的数字经济和营商环境双“一号工程”,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数字技术应用可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促进供需两端精准对接,为改善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但在一些基层数字政务治理实践中,仍存在数据平台的“信息孤岛”,地方和部门要深入清理数据互通障碍,推进数据共享,打通部门业务系统,提升地方数字政务的有效性,大力增加“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数量,持续推进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免证办理,完善“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建立材料共享库,拓展提升“赣服通”“赣政通”功能,打造“赣服通”受理、“赣政通”办理的“前店后厂”新模式。

  三是要预防“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市场化营商环境优化,易诱发地方的一些竞争性行业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现象,导致资源错配和产能过剩等负面效应。各地要加强宏观研判,对当地的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生态、市场主体行业构成要做好充分的数据观察和数据分析,并有针对性及时掌握全国全球产业发展态势,在推动地方特色和主导产业发展时,多在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上下功夫,加强行业监管,为中小市场主体开辟生存的通道、拓宽发展的空间。  

  (主持人:阮启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文件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文艺评论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法治
   第12版:财贸
“四个聚焦”推动江西工业行稳致远
营商环境大提升是一场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