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化先
红色热土,续写绿色传奇。
我省多项生态环保举措及评价保持连年优秀。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连续4年达到二级标准,6项指标持续巩固提升,特别是臭氧浓度连续两年下降;全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提升,从83.6%上升到89.85%,提高6.25个百分点;生态示范创建数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且总数规模持续扩大、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捷报频传的背后,是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把“作示范、勇争先”作为做好工作的标准追求和自觉行动。2020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相继打造了服务企业接待日、服务群众接待日、服务基层请求事项办理“三服务”机制,化解生态环境难题,实现服务企业、群众、基层全覆盖,受到企业欢迎、群众点赞、政府满意。
高效化解企业面临的环保难题
“2020年我到省生态环境厅参加了‘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厅领导和业务处室为我们解决了酸溶渣的贮存问题。2021年得到了省生态环境厅的具体指导,为彻底解决酸溶渣处置问题找到出路。”说起两次参加“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的经历时,定南大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张少华感慨道。
2020年4月1日,省生态环境系统首次开展“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当日,129名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的“一把手”与700余家来访企业面对面交流,受理问题诉求891个,现场解决问题诉求808个。
从此,每月第一周周三,省市县三级部门联动同步接待企业,各级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轮值带队,从2020年的“把企业引进来”转为2021年的“让服务走出去”,到现场为企业纾困解难。建立企业诉求台账,实行“首接负责制”、销号管理和回访评价制度,确保全程闭环、件件办理、事事反馈。
上门指导帮扶园区涉及环保的工作,现场解决彭泽工业园、玉山衢饶示范区等园区环评问题;容缺审批宜春市国轩高科、永兴特钢等锂电项目等,解决企业环境准入及重金属指标问题。
一个个问题得到解决,一件件难题得以化解。截至目前,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共服务企业7989家、办理事项8739个。
真切解决群众关心的污染问题
群众信访投诉是发现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信息“金矿”。让群众对生态环境信访问题的解决感到满意,是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课题。
在总结“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经验和成效后,2020年9月起,省生态环境系统将每月第二周周三固定为开展“服务群众接待日”活动。
采取生态环境部门与有意向来访群众和社会组织代表双向预约的方式,我省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并吸纳群众建议,修订《江西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每起案件最高举报奖励金额从以前的10万元增至20万元。
落实信访工作厅局长负责制,对涉及面广、办理难度大的信访件,我省发动三级联动会商、联合办案,组建专业化矛盾纠纷调解员队伍,协同开展行业调解。
同时,省生态环境厅成立信访投诉举报中心,并与5个驻市环境监察专员办联动,对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实行重点督办。
仅2021年,全省举办服务群众接待日活动11次,接待群众1506批、1923人次,受理事项1394件,办结率达100%。
弥补基层绿色发展技术力量不足
基层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战场。但基层环保力量薄弱、技术力量不足、科技手段不多。
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省生态环境厅建立地方政府请示支持事项办理和重大项目帮扶机制,即“服务基层请求事项办理机制”,竭尽全力为各地提供“环保管家”“环保顾问”服务。
全力帮扶重大项目。我省出台环评改革12条,推行审批正面清单制度化,扩大环评容缺办理范围。针对地方关心的排污指标、环评审批、项目选址等,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带队深入11个设区市现场协调解决,帮助重大项目102个、产业园区31个,推动宜春宁德时代、新钢电弧炉改造等重大项目落地。
重点打造办理支持事项。针对全省破解高质量发展、市县请求支持等事项,全部纳入办理机制,专人负责、按期调度、限期办结,对复杂疑难事项专题会商。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我省对重金属总量实行市县调控与省级统筹管理,推动各地腾笼换鸟、调整结构、升级产业,通过支持市县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做法,引导各地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