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向春
继前几年一系列新主流小说崛起后,2021年,江西红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日臻成熟,美学范式步入了一种新境界,描绘时代精神图谱,回答时代课题,同时也向读者传递英雄气息、中国精神,实现了思想、情感、美学在更高维度的创造性融合。
岁月悠悠,惊天动地的革命浪潮使得赣南站在了前沿,赣南本土至今仍口口相传着众多红色故事,其间蕴含丰富的红色基因,反映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光辉成就。江西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红乳》的创作灵感源自作者温燕霞认识的烈士遗孤胡阿姨。胡阿姨的母亲是红军,被捕后在监狱里生下了她。胡阿姨刚刚满月,就被监狱中好心的勤杂工偷偷送了出去,寄养在老乡家中。从此,胡阿姨再未见过母亲,也不知道母亲的姓名,只晓得母亲后来牺牲在刑场上,她只能从自己的容貌中揣想母亲模糊不清的面容。这个故事令温燕霞深感震撼,《红乳》则是温燕霞活化利用红色故事、红色档案书写红色篇章的成功探索。
《红乳》以“小切口呈现大视角”的方式还原了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历史。1934年红军主力北上之后,勇毅且执著的红军女战士钟良心、龙秋月双胞胎姐妹,为了营救、护送四名红军遗孤,辗转于赣州、吉安、南昌、武汉等地,与敌人斗智斗勇,在群众的帮助下,历尽艰险,终将四名红军遗孤安全护送到苏联和延安。小说借鉴了影视剧本起承转合的编剧规律,人物设置巧妙,故事扑朔迷离,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命运扣人心弦,融入谍战、悬疑等类型元素,使得叙述方式别具一格。小说同时穿插四名红军遗孤的第三人称全知型叙事视角和第一人称限知型叙事视角的灵活切换,不仅对人物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刻画,更是全景式地展现了风俗民情和人物命运变迁。而孩童天真的视角和口吻展现了红军主力北上后留守红军的战斗生活以及所处的残酷环境,巨大的反差表现了文本精湛的叙事特色。
革命故事的背面永远是人间烟火,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进程中,每个渺小的个体都与国家命运紧密交织,小人物的选择也能折射出大时代的变迁。《红乳》用众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串起伟大的历史,通过民间视角展开叙事主线,让个体故事与时代背景、主题价值和情感交流完美结合,谱写了一曲交织着鲜花与硝烟、战争与人性、青春与牺牲的虎口脱险记。
温燕霞此前创作的长篇小说有《围屋里的女人》《红翻天》《琵琶围》等,在她写作生涯中,始终葆有文字的锋芒,屡次斩获国家级奖项。出生于革命老区赣南的温燕霞对红色题材情有独钟,她立足于江西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土壤,进一步开掘革命历史题材的时代感和历史感,以其鲜明的女性意识、真诚的乡土情怀和独特的战争美学创作了另一长篇红色题材精品力作《虎犊》,该书入选2021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物选题、2021“中国好书”6月榜上榜图书、中宣部出版局“书映百年伟业”2021年7月推荐书单等;获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小说大奖。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上,有过一支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青少年组成的特殊部队——少共国际师,这支拥有完整建制、正规番号的部队曾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荣耀,一次次挫败了敌人的军事“围剿”,打出了属于少共国际师的赫赫威名。“少年有志报神州,一万虎犊带吴钩。浴血闽赣锐无敌,长征路上显身手。”少共国际师政委萧华的《忆少共国际师》一诗,是少共国际师极佳的注脚,也正是《虎犊》一书书名的由来。
《虎犊》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的主人公杜鸿运出身地主家庭,他在革命的大熔炉中渐渐褪去青涩,少女黄半夏与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在对黄半夏的爱中找到自己的理想。在戎马倥偬中,他与黄远志、白菜梗、欧阳兄弟等生发出生死契阔的战友情。他们原本只是一群孩子,然而投身于战争的洪流中,他们终将从孩子成长为英雄。温燕霞笔下的年轻战士,不是脸谱式的少年英豪,他们有着青春的迷惘,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争精神立下累累战功,却慢慢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隐藏在历史事件的背后。
下篇以杜鸿运的曾孙、某电视台时空对话节目编导杜思红的视角,讲述后人对先烈的苦苦追寻,他们是否真实存在过?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战争淬炼与洗礼?寻找的过程历尽艰辛,但历史的阴霾终将散去。人类对自己生存的世界和自己命运是不可知的,尤其在战争洪流中,个人的意志微不足道,有一种冥冥之中“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命运规律。这或许就是杜思红们寻找那些革命者以及曾经的革命故事,让其永远流传而承载的非凡意义。
战争是一个敏感又悲壮的话题,温燕霞以宏伟而不失细腻的手笔,独树一帜地融史诗的哲理思索、历史小说的还原叙事、编年史的严谨客观于一体。悲壮性和英雄性、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在全景式战争场景以及后人追思与对话中得以传神的凸显,全方位地反映了那个激越动荡的时代的历史风貌及人民的精神状态。战场上的血与火的较量,和平年代的寻找与叩问,革命先烈及其后代不同人生道路的选择,从某种意义而言,这部小说似乎倘佯在过去,又将无限延续下去。
黎润林的《墨山谣》是一部具有浓郁家国情怀的家族史。小说主要以墨山乡为轴心,以莫氏家族几代人的人生际遇和精神追求为主线,其间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全景式呈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降,中国社会的变迁风貌,作者将历史与现实、国内与海外、乡土与城市、商场与政界交织在一起。以现实主义笔触和理想主义激情塑造了政、商、学、农、工、兵等各领域各层面立体多元的人物群像,其间既有“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雄人物,也不乏追名逐利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莫梦樟和莫慕樟则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富有时代精神内涵的不同典型:莫梦樟矢志不渝为实现“铁路梦”的理想初心,莫慕樟在官场博弈中不断沦陷于“厚黑学”,昭示了社会转型时期不同的人生道路和精神追求。
《墨山谣》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心魂魄的场面,撷取的只是莫氏家族的生活片段。家族作为时代的缩影,与国家的命运同频共振,莫氏家族的变迁史在一定程度上演绎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
2021年,江西红色题材长篇小说创作水平迈向了一个更高台阶,作家呈现的文本更加多样化,在叙事功能方面不断摸索,并凭借庞大的体量、丰富的蕴含以及鲜明的艺术特色,游走于广博与幽微之间,更深层次切入广阔社会的纵深地带,在历史文化经脉间游走,展示文明的肌理与内在,挟江河之气度为时代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