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更加坚定走“必由之路”的自信

  韩亚男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回顾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奋进历程,首次提出“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五个必由之路”精辟概括、系统总结了新时代中国奇迹的成功密码,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具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论断,既为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内在逻辑提供了科学答案,也为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指明了前进方向。深刻理解“五个必由之路”的丰富内涵,更加坚定走“必由之路”的自信,是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根本遵循。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五个必由之路”之首,是中国答卷背后“成功密码”的核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昭示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形成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回望党的百年历史,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前行路上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在于党的坚强领导,在于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风险挑战,离开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缺乏根本的政治保证,就会失去正确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危机,只要有党的领导这个“定海神针”,中国这艘“复兴号”巨轮就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中国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深刻回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问题,为我们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尤其是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立自强、守正创新,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奋斗才有未来。团结奋斗,这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反贫困、建小康,稳经济、促发展,战疫情、斗洪峰,化危机、应变局……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与矛盾风险挑战面前,党带领全体人民依靠众志成城、团结奋斗,一次次化危为机、战胜磨难。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们依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依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凝聚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识,如灯塔般指引着扬帆破浪的征程,汇聚起团结奋斗的合力。只要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继续发扬奋斗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发展是硬道理,用正确的发展理念引导行动才会事半功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带领全国人民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北斗、九章等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稳步推进;环境生态日新月异,绿水青山“双碳”战略深入人心;“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多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建成,各方务实合作持续深入;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打铁还需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2021年11月11日,在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通过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窑洞对”:“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举措,进一步锻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反腐败无禁区、零容忍、全覆盖,“老虎”“苍蝇”一起打;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深化党员教育,补足精神之“钙”,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强化党内监督,扎实推进巡视全覆盖;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永葆自我革命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自觉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党就一定能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文艺评论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三农
   第12版:广告
更加坚定走“必由之路”的自信
扶持壮大数字龙头企业
用活“天工开物” 打造江西科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