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嘉欣
近段时间以来,我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受到市场主体的普遍欢迎。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的蓬勃壮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政府部门要下好助企纾困的“及时雨”,帮助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从困境中挺过来、走出来。
中小企业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容纳了最多的就业人口,对于稳就业、保民生、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3月中旬以来,我省部分地区相继出现疫情,城市按下了“慢行键”,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服务业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带来较大冲击,生产经营困难进一步加剧,亟待多方合力拉一把、扶一下。一方面,政府部门要主动作为,尽快落细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国家和我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为市场主体“输血补气”,多措并举保通畅、保循环、保运转,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沉下身子做好调查研究,弄清楚企业在疫情下面临的困境,有的放矢,精准高效地为企业“量身定制”纾困解难的政策措施。比如,资金困难就积极联系金融部门给予支持,用工短缺就协调人社部门予以解决,销售困难就发挥政府部门优势帮助拓展渠道,等等。只要我们把助企纾困的“及时雨”下好、下足,就一定能帮助广大市场主体走出这场疫情的“倒春寒”,助力经济社会逆风前行、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