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全瑞
人勤春早,不误农时。眼下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节,在安福县广袤的田野上,机器轰鸣人忙碌,雨蓑烟笠事春耕,翻耕机、插秧机等农机具来回穿梭,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今年开春以来,安福县始终把粮食稳产增产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做到政策早明确、任务早下达、措施早落实、工作早启动,扎实有序抓好早稻生产,全力以赴打赢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
为确保稳粮增收,安福县年初就制定下发粮食生产工作方案和早稻生产奖励方案,将早稻生产纳入年终目标考核,根据评分情况,表彰任务完成好的乡镇,并给予6至10万元不等的资金奖励。在不宜种植早稻品种的山区水田和油菜田,推广再生稻种植3.5万亩,落实再生稻种子13万斤,安福县财政按每斤20元的标准补助农户采购种子。安福县认真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稻谷最低收购价等惠农政策,加大抛荒撂荒整治力度,引导农田向种粮大户集中。安福县组织农技专家分成9个粮食生产技术服务指导组,采取“分管领导率队、技术服务指导组包片、一对一督促落实”的做法,在重要农时节点进村入户下田头,对早稻生产进展情况实行“每日一调度、每日一通报”。
惠农政策暖人心,农民种粮干劲足。安福县各乡镇多措并举发展早稻种植。山庄乡出台村办农场培育扶持措施,由村集体注册成立村办农场,村党支部书记任村办农场场长,统一到农户手中流转闲置撂荒或者只耕种一季中晚稻的土地;允许村民入股但不参与管理,只参加年底分红,选用农田管理经验丰富的村组干部负责农田管理和运营,收益的一半作为村集体收入,另外一半用于股东分红。山庄乡试点村东头村的村办农场已流转近700亩土地,全年有望创收21万元。“发展村办农场,既解决了耕地撂荒的问题,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还能增加村集体收入。”山庄乡党委书记唐羡峰说。目前,山庄乡已发展村办农场15个,共流转土地5100余亩用于种植早稻。该县其他乡镇也通过村集体兜底等各种方式,实现宜种农田应种尽种。瓜畲乡积极创办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引进丰硕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占地50余亩的工厂化育秧中心,购进播种流水线、插秧机等各类农机装备,单季供秧面积达10000亩,可为周边农户提供机育、机插(抛)一体化服务,解决了该乡因无劳动力、无技术、不愿意育秧等因素造成的弃耕、撂荒等问题。甘洛乡、严田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同时按照“统一供种、统一耕地、统一播种、统一育秧、集中管理”的模式,安福县各乡镇创建早稻集中育秧点287个,完成早稻集中育秧面积1159.51亩,可种植早稻大田30142.96亩。
据了解,安福县早稻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户面积35.6万亩,任务落实比例达102.89%,其中机插面积0.85万亩、直播面积5.29万亩、栽插面积26.9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