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洋洋
连日来,瑞昌市范镇良田村机器声隆隆,一片繁忙,天意粮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聂五林正带领合作社员驾驶水稻插秧机栽插秧苗。社员们操作着插秧机有条不紊地忙活着,机器过后,一排排整齐青翠的秧苗扦插在平整的田间,让人心生喜悦。
今年开春以来,瑞昌市把早稻作为稳定粮食生产的关键,制定“硬核”举措,出台惠农实招,强化生产服务,全力抓好早稻生产,牢牢守住“米袋子”。
压实工作责任。瑞昌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切实解决影响早稻生产的农资运输渠道等堵点难点问题。
分解落实面积。该市把2.6万亩早稻生产任务分解到村、组、户,落实到具体田块,建好任务台账,做到面积到田、任务到人。
加强政策扶持。在保障早稻种植农户享受国家补贴政策的同时,今年瑞昌市安排资金对早稻生产予以每亩100元的奖补;对新治理的撂荒耕地复种粮油作物的予以每亩200元的奖补。同时,该市推进代耕代育、集中育秧等托管服务,对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插的每亩分别奖补30元,机防环节每亩补助4元,机烘环节每吨补助20元。
优化技术服务。瑞昌市农业农村局建立了包乡挂点机制,组织农业专家和科技人员分10个组下乡指导、督促早稻生产。通过现场培训等方式向农户推广再生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早稻工厂化育秧等相关技术,促进早稻绿色高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