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是维系社会健康运行的“安全阀”“稳定器”,关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我省各级社保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攻坚克难、担当实干,加快健全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76万人、171万人、56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074万人。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刷新起点。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全省各级社保部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绘就幸福江西的温暖底色。
构建多层次社保体系 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春日的鄱阳县双港镇退捕渔民转岗就业车间,一派繁忙景象。61岁的王春莲告别“水上漂”的生活后,在一家渔具生产企业上班,每个月收入有3000元,加上领取到的养老保险金,生活比以往安稳多了。
社会保障是民生所依,是保障长江“十年禁渔”取得实效的基础性工程。我省多措并举为退捕渔民提供养老保险定制服务,应保尽保、不漏一人,让退捕渔民收获“稳稳的幸福”。2021年,我省6.4万名符合参保条件的长江流域建档立卡退捕渔民100%参保,在全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考核中,我省退捕渔民养老保险工作被评为优秀。
2021年,全省各级社保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政策接续落地惠民,民生安全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扎实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全国首个上线对接全国统筹信息系统,人社部用“三个率先”给予充分肯定;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相关政策,规范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完善社保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政策。在景德镇开展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在赣州开展补充工伤保险试点,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完善“预防、康复、补偿”三位一体制度体系。
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一手抓全民参保扩面,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制度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建筑业新开工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职业年金参保单位3.3万家,参保人员131万人。一手抓特殊困难群体参保,认真落实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政策,全年为201万名贫困人员代缴社保费2亿元;为3.7万名被征地农民办理新参保手续,为18.2万名被征地农民落实了政府参保缴费补贴。
待遇水平稳步提升。继续同步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惠及全省360余万退休人员。提高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鼓励并推动各地自行提高基础养老金,惠及全省516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连续十七年提高因工致残人员伤残津贴等定期待遇,统一提高全省工伤职工住院伙食补助费和异地就医交通、食宿费支付标准。
基金运行安全平稳。全省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及工伤保险基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8.56%、22.04%、15.44%和41.90%。着眼长远建机制,牵头制定了全国社会保险经办内部控制规范行业标准,出台了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约谈暂行办法、社会保险基金普通要情报告制度、全省社保基金安全常态化警示教育制度,开展了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月”系列活动,基金监管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持续织牢织密社会保障网,是建设“幸福江西”的重要内容。今年,全省各级社保部门将持续深化社保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做好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精准扩面工作,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
经办服务接地气 群众办事更便捷
现场认证不方便、手机刷脸不会用、认证周期记不清……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认证曾被不少人“吐槽”太麻烦。2021年,省人社厅积极构建跨部门数据共享协作机制,全面推行信息比对“静默认证”为主、人脸识别自助认证为辅、社会化服务现场认证为补充的认证新模式,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完成认证,全年实现大数据“静默认证”740.8万人,占已认证人员的90%,全省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资格认证进入了“免认”和“免跑”时代。“静默认证”经验做法荣获全省政务数据共享应用观摩“最佳实践案例”。
社保经办服务,事事关乎民生、件件与人有关。养老待遇认证的“适老化”服务,是我省推动深化经办服务优化升级,打造“便捷高效、暖心爽心”经办服务品牌的缩影——
大力推广“不见面”服务,推行“网上办”“掌上办”,实现46项高频社保事项网上办理,全年网办业务1341万笔;“江西人社”APP开通36项高频社保事项,全年“掌上”业务806万笔。
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了一批参保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全省范围内推行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联网即时结算,实现全省11个设区市市本级工伤保险医疗费联网即时结算全覆盖,全年结算2.5万人次、3790万元;全年受理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申请20多万人次,网上审核时间下降至3天,审核率位居全国第二。
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就近办”再出实招,利用银行自助服务网点人社自助服务厅,补齐业务窗口8小时外的服务短板,为群众办理人社业务提供全天候、一站式服务,全方位构建不停歇、有温度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
今年1月,人社部召开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和优质服务先进个人表彰会,我省社保部门有5个窗口单位荣获“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称号,3名个人荣获“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优化社保经办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年我省将着力提升社会保险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加速推进社保经办服务一体化,增强社保经办管理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实现从“可办”到“好办、易办、快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精准高效、方便快捷的社保服务——
转变社保经办服务模式。推行“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优化企业开办(注销)、招用员工,人员流动、退休等“场景”打包办流程,探索试行“身后一件事”一站式联办。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服务综合柜员制实施指南》行业标准,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即时业务前台办理、限时业务后台办理”经办服务模式,健全适应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需要的审批经办、效能评价、管理考核机制。
畅通社保关系转移接续。优化全国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系统对接,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业务网上申请,加快按时办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业务。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有序开展全国统筹模式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资金定期清算。推进利用全国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平台统一经办职业年金转移接续业务,进一步提高转移接续效率。
健全社保待遇领取资格“静默认证”常态化机制。巩固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静默认证”成果,实现跨部门共享数据自动导入、自动比对、自动预警、自动反馈,让待遇领取人员持续“无感免认证”,“静默认证”人员占应认证人员的比例达到80%。落实乡镇(街道)、村(社区)死亡人员上报制度,探索购买第三方服务开展认证信息核实工作,主动提供“静默认证”短信告知及超期未认证预警提醒等温馨服务。
提高社保经办服务管理能力。实施社会保险经办能力提升工程,常态化开展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全面提升经办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持续优化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个性化服务,逐步开通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投诉举报热线,全面改善群众服务体验,打造“暖心爽心”“对外一张笑脸”品牌,实现工伤保险医疗费用联网即时结算市(县、区)全覆盖、推进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支付一体化办理。全省社保服务好评率达96%以上。
打好惠企“组合拳”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最近,一笔4.7余万元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被打到了九江信华建国酒店有限公司的账户上。“受疫情影响,酒店经营状况受到了一定冲击,能这么快就收到这笔稳岗返还资金,对我们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九江信华建国酒店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张静说道。
自3月中旬起,九江市继续实施稳岗返还“免申即享”政策,帮助疫情中的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目前首批企业稳岗资金已发放1785.54万元,涉及5个县(市、区),惠及2021户中小微、服务业市场主体,稳定就业岗位47462人。
免申请、零跑腿、速发放……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扩大政策受益面,去年我省社保部门推出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服务,采取后台大数据比对,核实用人单位享受政策条件,企业无需主动提出申请和提供任何材料,直接向符合条件的企业精准发放稳岗返还资金。此外,改变以往企业找政策、找机构、找信息的情况,经办系统通过数据共享等方式筛选出符合稳岗返还政策条件的企业名单,经审核等流程后,只要企业信息准确且符合条件,稳岗返还资金将主动发放到位,实现“政策找企、精准发放”,进一步扩大了政策受益面。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是最大的保就业、保民生。2021年以来,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效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全省社保部门持续发力出实招打好“减负”组合拳: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为企业减负23.9亿元;发放稳岗返还2.3亿元,发放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11.9亿元。
为有效应对疫情,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今年我省在稳岗减负方面再加力。从第二季度开始,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行业,实施暂缓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同时,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由60%提至90%。为让惠企政策红利尽快直达企业,我省各地已公示首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名单,1.23万户服务业市场主体率先受益。一季度,我省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负4.4亿元;工伤保险为参保单位减轻缴费负担1.64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654万元,惠及企业589户;发放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2.09亿元,惠及7.11万人。
为了让企业少跑腿、办好事、不添堵,惠企政策高效落地生效,全省各级社保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决策部署,我省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开展专项督导,定向对全省企业法人发送政策短信,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和解读政策,运用数据共享、大数据比对等方式,改变以往企业找政策、找机构、找信息的情况,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实现精准施策。
赣仁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