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梦为桨 乘风破浪

——记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徐诗晓

  本报记者 齐美煜

  紧握桨杆、拼搏争先,与划艇比赛时一样,中国皮划艇静水运动员徐诗晓奋斗不负青春、精彩不留遗憾。2017年,她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重返赛场!”退役4年的徐诗晓作出这个决定,下了很大的决心。彼时的她,已是南昌某公司的部门经理。复出,意味着现有生活状态被改变,且不知道身体状况能否恢复到从前。

  徐诗晓的决定,并不是一时冲动。

  1992年,徐诗晓出生在上饶市一个农村家庭。自2006年进入江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开始皮划艇专项训练后,徐诗晓就爱上了这项运动,并在心底埋下了“冠军梦”的种子。从最初怕水到与水“角力”,徐诗晓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怕水,就主动下水“喝水”,把胆子练大;划桨姿势不到位,就一遍遍练,即使手上老茧被磨破,满手心都是鲜血也咬牙坚持;长时间跪在狭窄的艇上,右腿膝盖肿得厉害……徐诗晓稳扎稳打,在各种比赛中拿下了不少冠军。然而,由于当时女子划艇在国际上还是“边缘运动”,加之多年高强度训练带来的伤病困扰,徐诗晓于2013年退役。

  尽管已退役,但徐诗晓仍十分关注划艇赛事。2017年,徐诗晓接到省队教练的电话:“划艇被列入奥运会项目了,你回来试试吗?”因为梦想,徐诗晓答应了。

  复出并非易事。徐诗晓与时间赛跑,全力找回自己的最佳状态。经过4个月的“魔鬼训练”,在2017年天津全运会上,徐诗晓一举夺得2枚金牌。此后,她顺利跻身国家队,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东京奥运会。

  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2021年,在东京奥运会上,徐诗晓的梦想开了花。1分55秒495!她与搭档孙梦雅配合默契,摘得皮划艇静水女子500米双人划艇项目的金牌,这是中国皮划艇女队历史上首枚奥运金牌。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升起,徐诗晓觉得,多年的辛苦和努力是值得的。

  徐诗晓说,既然选择了,就不会轻易放弃。“比赛中每划一桨都是算数的。人生也是如此,努力无悔,尽心无憾!”“奥运冠军”“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诸多光环加身,徐诗晓并没有迷失自我,依旧选择活出自己,坚守本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写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召开之际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易炼红主持
叶建春在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
~~~——记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徐诗晓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金融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体育
   第12版:财贸
习近平同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视频会晤
以青春之我,贡献伟大时代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深刻完整全面认识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 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良“橙”美景 赣南脐橙香飘天下
以梦为桨 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