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吉林: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吉林考察、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就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制造业发展等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吉林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着力抓住生态资源优势推进生态保护,让绿水青山焕发新活力;依托老工业基地优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吉林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务实奋进,势头昂扬。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全力推进黑土地保护,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10年间,吉林发挥农业大省优势,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连续9年粮食年产量超过700亿斤,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多年居全国前列。202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800亿斤,位居全国第五,相比2012年增加超过20%。

  如今,吉林全省高标准农田面积从2012年的不足500万亩,增长至2021年的超过4000万亩。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测土施肥、绿色防控、飞防作业全覆盖,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1%。2021年,梨树示范基地玉米亩产达到1077公斤,创东北地区高产纪录。

  从分散经营到集约发展,从单纯种粮到多产融合,希望的田野上,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成为培育现代农业的“主力军”。10年间,全省专业合作社数量翻了一番,增至10万余个,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延展产业链条,为农村发展带来源源活力。

  坚持绿色发展

  东部长白山林海茫茫,虎豹栖息其中;中部沃野千里,粮食连年丰产;西部湖泡湿地星罗棋布,水鸟种群多样……近5年,吉林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82%提高到94%,优良水体比例从68.8%提高到76.6%。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查干湖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

  10年来,吉林全力推进建设生态强省,实施秸秆全域禁烧提升空气质量,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实施“河湖连通”恢复湿地,努力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2015年开始,吉林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转而开启林区涵养、裸露山体修复等工程,9400多万亩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吉林依托生态优势发展冰雪经济,吸引滑雪场、冰雪度假区等高质量投资项目落户。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曾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轿车、第一列地铁的吉林,10年来扎根工业制造业优势,实施创新驱动,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当今世界制造业竞争激烈,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如今的吉林,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卫星及应用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吉林立足国家战略、依托既有优势、瞄准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吉林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在新时代吉林振兴中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

  新华社记者 陈俊、褚晓亮、段续、王帆

  (据新华社长春7月16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美丽乡镇 魅力无限
   第0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南昌篇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体育
   第12版:公益广告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辽宁:创新驱动,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增添原动力
韧性足 预期稳
吉林: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蓄势起航畅通“天空之路”
美国看起来“不像发达经济体”
首届红色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兴国举行
美国利用“伊朗恐惧症”在中东制造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