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康春华
从军报国得尊崇,解甲归田受尊重。南昌,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厚重红色文化历史的城市。这里创下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殊荣,唱响了“天下英雄城”金字招牌。
2019年初,南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挂牌成立,吹响了新时代尊崇军人的冲锋号。从大力营造全社会关爱退役军人氛围,到心贴心面对面的一站式服务,再到高标准打造四级服务保障体系……南昌市树牢“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理念,全面推广“尊崇工作法”,深入推进“英雄之城”建设,为让军人军属、退役军人感受尊崇,做出了一百分的努力。
退役不褪色 建功新时代
7月20日上午,南昌市西湖区南浦街道里洲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南昌“洪城红”退役军人应急队直属大队的队员们,正顶着烈日,手拿喇叭维持现场秩序。
熔炉淬炼,军魂入骨。一名合格军人不会因退役而褪色、因离队而忘责。危急关头,在人民需要的地方,退役军人总会挺身而出,用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今年3月下旬,南昌市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一场全城抗疫的战斗打响。南昌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迅速组织志愿服务队——“洪城红”退役军人应急队。面对疫情,队员们既当指挥员,又当驾驶员、搬运员,穿梭在一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南昌市先后组织超3万人次退役军人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
不仅如此,南昌市还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广“尊崇工作法”,在全市范围创新打造退役军人参与基层治理的概念性驿站——退役军人“尊崇驿站”,采取积分量化的方式,激发退役军人“红色潜能”,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同时,发动退役军人党员志愿者开展社会救助、文明创建、红色传承、应急救援等215项志愿服务,通过亮身份、树旗帜,充分展示退役军人党员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风采。
尊崇氛围浓 服务质量高
在安义县,一种叫“尊崇卡”的优惠卡,可以在部分商户中使用。持卡人全部是退役军人,凭卡可在签约的137家商户享受优惠及便利,覆盖“医、食、住、行”各方面。当地一家连锁药店还将优惠对象扩大至退役军人家属,连续3年优惠金额累计近20万元。
发放“尊崇卡”,是南昌市营造参军受尊崇、退役受尊重浓厚氛围的一个生动例子。
据了解,南昌市在全国首创以“七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尊崇工作法”,引领各行各业、人民群众踊跃投身社会化拥军工作。今年以来,共有34家双拥成员单位与驻昌部队签订共建协议。目前,全市共有1500家企业门店与各级退役军人事务局签约,承诺为退役军人提供优待服务。
一个个优惠专区,让退役军人享受更多权益。该市范围内,拥军优待举措涉及就业培训、教育文旅、医疗健康、法务金融、餐饮住宿、购物娱乐、建材商贸等多个行业,拥军举措多达3000余条。
一场场就业创业讲座,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更有底气。今年,该市通过开展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尊崇”行动,举办17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向全市退役军人提供岗位总计1.3万余个,成功签约的退役军人、随军家属达1500余人,并在全市成立5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吸纳合作企业252个,全方位激发退役军人的创业热情。
暖心举措多 走访办实事
前不久,南昌市新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相关负责人,专程来到抗美援朝烈士魏有治家里,看望95岁的烈士遗孀戴开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为烈属办实事”实践活动。
走访中,工作人员了解到,烈士的孙子魏平曾因事故致颅骨缺失,经常癫痫发作,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很快,新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开展救治帮扶,魏平被送进医院,进行免费颅骨修补手术。
“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现在身体康复,可以去找工作了,等我赚到钱,也要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魏平手术后,康复效果很好,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事实上,与魏平一样感受到温暖的军属还有很多。今年以来,在加强解难帮困工作方面,南昌市通过一系列暖心举措,组织开展“尊崇退役军人大走访、办实事”等活动,各级领导干部参与走访8000多人次,走访退役军人4.1万余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906个。
此外,南昌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关爱退役军人促进会,通过社会组织筹集解难帮困资金1000余万元,先后帮助3000余名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全市双拥工作志愿者登记在册人员近千名,常年参与双拥活动的人员近万人,涌现出许多爱国拥军模范。
眼下,南昌市正在以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为目标,将千行百业凝聚成一束光、一团火,让“军人荣光”在英雄城薪火相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