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海峰
在我的骨子里,有着深深的红色情缘。我爱看红色书籍、爱唱红色经典歌曲、爱赏红色画作……然而,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八一厂”)出品的红色经典电影。
八一厂摄制的《地道战》是我看的第一部红色电影。当时,尚读小学三年级的我,对这段历史是不熟悉的,但影片中冀中军民利用地道战,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故事,在我稚嫩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一种红色情怀就此萌芽。
红色光影,永恒记忆。八一厂出品的一部部红色经典电影,深深地烙在“看着八一厂电影长大”的亿万观众记忆里。
行走在八一厂厂史馆,我不禁陷入沉思:从我们父辈就开始看的红色经典电影,浸染、激励和影响了几代人。这方寸的胶片中究竟是什么牵动着几代人的心?
“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我军文艺工作,本质是党的政治工作,是时代最刚性的旗帜和音符。1952年,八一厂正式建厂后,一代又一代八一电影人就秉承着“用光影写史,为军旗增辉”的神圣使命,或黑白、或彩色,用胶片记录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为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
走近红色经典电影剧照集锦墙,就像走进了红色经典电影的历史记忆。《永不消逝的电波》《狼牙山五壮士》《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胆》《闪闪的红星》《四渡赤水》《风雨下钟山》《巍巍昆仑》……一张张耳熟能详、久映不衰的红色经典影片剧照,牵引着我们走进彼时彼境。一名参观者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观看这些红色经典电影,让人们感悟到了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峥嵘岁月,人民军队“党旗所指、军旗所向”的非凡征程,引导人们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大决战》的大幅剧照牢牢地吸引了我的目光。这套电影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战争史诗,以宏伟的气势再现了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伟大战役。当年,为用每秒24个方格拍好震惊世界的三大战役,八一电影人以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精心创作。电影上映后,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赢得了电影界的高度评价。它不仅用影像书写了大决战雄浑壮美的史诗,还承载了新中国成立的激情记忆,为中国乃至世界军事电影画廊增添了夺目的一页。
在电影《雷锋》剧照前,一位70出头、满头乌发、精神矍铄的老军人看得入神。这位老军人向我介绍,八一厂自1964年拍摄了国内第一部以雷锋故事为题材的电影《雷锋》后,还陆续拍摄了《雷锋之歌》《雷锋的微笑》《雷锋在1959》等16部雷锋主题电影,留下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雷锋的影像解读,为全国学习雷锋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流连在群星璀璨墙前,端详着王心刚、王晓棠、韦廉、田华、严寄洲、李俊、陆柱国、陶玉玲、黄宗江、翟俊杰等艺术家的照片。这一片熠熠星光,都是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的老艺术家,他们在电影艺术长廊里留下了多少经典!我仿佛听到了一代又一代八一电影人的心声:“我们是军队电影人,弘扬时代主旋律,我们永远挺立潮头……”
“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曾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在银幕上塑造的众多英雄形象,镌刻进几代观众的记忆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有着银幕上“第一军人”之称的王心刚,在影片《红色娘子军》里饰演的洪常青慷慨就义那场戏,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正是这个“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经典镜头,让许多人经历了最初的信仰沐浴。
在拍摄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时,王晓棠重写了“姐妹两次相见”“银环夜访”“金环牺牲”等七八场重要戏,将女性英雄的信念、风骨和浩然正气,传递给了观众。
厂史馆的大屏幕上,正在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一位上了些年纪的参观者跟着电影哼唱插曲《红星歌》。他说:“每次听到这些红色革命歌曲时,眼前就会有画面,那些黑白的、彩色的影像熔铸下的红色印记,刻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灵魂深处。”
正如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雷振邦生前所言,优秀的电影插曲以优美的旋律和脍炙人口的歌词,为升华影片主题增色不少,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用胶片追寻历史,不只是关乎过去的记忆,更是寻求一种精神的传承。
近年来,八一厂出品了《古田军号》《浴血广昌》《三湾改编》等红色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光影中多角度注入了更鲜活的红色基因,生动感人地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让人们了解中国革命历史,传播理想信仰之美、革命英雄崇高之美。
2021年,八一厂把“人民楷模”王继才的先进事迹搬上银幕。这部《守岛人》获得第三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唱响了新时代奋斗者之歌,“你守岛、我守你”等金句刷屏网络,被誉为“一部贯注英雄气、厚植家国情的精神史诗”。
由八一厂领衔出品、斩获第十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影片奖的电影《长津湖》,将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不畏强敌、舍生忘死的战斗故事展现得动人心魄。影片上映后,创造了票房奇迹,登顶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榜首。
岁月流转,永远不会湮没隽永的诗篇。建厂70年来,八一厂创作拍摄了2700多部反映我党我军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影视作品;累计斩获“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1000多个。
厂史馆内,随处可见各种道具、手稿、剧照等“红色印记”。一抬眼,那一抺绚丽的红色就会闯入眼帘。半个多世纪过去,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们来到八一厂参观,往往都说着同一句话:“我们是看着八一厂的电影长大的。”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正如八一厂一位负责人所言,我们要以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拥抱伟大时代,为人民放歌,为时代铸魂,推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让我们的后代永远都说那句话:我们也是看着八一厂的电影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