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传媒+”文章书写在田野里

——江西日报社(报业传媒集团)首个乡村振兴示范基地见闻
游客在基地赏荷采莲 范志刚摄

  范志刚

  听闻江西日报社(报业传媒集团)开始种田了,这倒是件新鲜事。媒体种地,能种出什么不一样的果?带着这份好奇,笔者8月1日走进位于南昌市南昌县黄马乡罗渡村的江西日报社(报业传媒集团)首个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探营,看看其如何把“传媒+”文章书写在田野里。

  变“痛点”为“优点”

  打通偏僻山村发展新路径

  青瓦白墙、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刚到村口,一幅江南水墨画便映入眼帘,门塘里的荷叶随风摇曳,一股股清香扑面而来。罗渡村党支部书记万小平介绍说,该村曾被列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现在所见的变化都是在挂点帮扶单位历经多年的帮助下所取得的成绩。

  通村公路修通了,村容村貌大变样,罗渡人也开始闻到了从凤凰沟风景区飘过来的“旅游饭香味”。万小平说:“经过村干部集体讨论,我们决定发展绿色乡村旅游业,以此做好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后半篇文章。”

  村集体决策的梦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

  发展乡村游,大量资金从哪来?

  罗渡村是一个小山村,位置偏僻,知名度不高,又有哪家企业愿来投资?

  万小平说:“真正步入实施阶段,困难重重,与多家企业进行接洽后都无果,他们都以罗渡村发展旅游存在知名度不高的硬伤而拒绝。”

  罗渡人的痛点,恰恰就是媒体的优点。万小平表示,正当他们一筹莫展之际,江西日报社(报业传媒集团)抛来橄榄枝。“作为省级党报集团,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宣传平台优势。罗渡村虽然目前不出名,但经由我们打造推广后,一定闻名南昌。”2021年底,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子公司江西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南昌事业部负责人在与黄马乡和罗渡村进行签约时表示,将发挥江西日报社(报业传媒集团)传媒矩阵优势,把罗渡村打造成为南昌市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同时将充分展现省级党报集团的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把江西日报社(报业传媒集团)罗渡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打造成为助民增收的致富基地。

  说干就干。今年7月3日,经过为期半年的打造,由原罗渡村小学改造而成的旅游集散中心装修完毕,江西日报社(报业传媒集团)首个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正式对外营业,让这个小山村第一次具备了游客食宿接待能力。

  开业第一周,基地接待游客1000余人。基地负责人介绍,短时间能取得如此效果,得益于江西日报社的媒体矩阵传播优势。据介绍,在用好旗下传统媒体推广的基础上,江西日报社快速组织拍摄了《登“昌南之巅”白虎岭景区看日出》《罗渡的莲花莲子有什么不一样》《到罗渡赴一场草地烧烤之约》等系列短视频并加以推广,每个作品浏览量都破10万,初步打响了“游在罗渡、吃在罗渡”品牌。

  变“单一”为“丰富”

  提升“乡村游文章”可读性

  在罗渡村口,耸立着南昌县最高山峰——白虎岭,它还有一个霸气十足的名字——昌南之巅。相比于罗渡村,白虎岭要更有名气。以前,每当天气凉爽的季节,总有人慕名前来登高望远。此外,村里之前种植的300亩富硒白莲,每当莲花盛开时也能吸引来一些游客。可爬完山、赏完莲,1.5小时的旅程过后,游客又各自离去,在罗渡没有产生任何消费。

  基地负责人表示,在与黄马乡和罗渡村达成合作之后,江西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找到多名游客进行了市场调查,得到的回复是:想消费,但这里缺乏消费场所;想待久点,但这里没有能让他们留下来的项目。基于此,江西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在基地打造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一日游”目标,不断丰富游玩项目,挖掘游客消费潜力:在乡村游方面,在已有登山、赏荷采莲等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蔬菜采摘、休闲垂钓、草地烧烤、民宿轰吧等游客参与性强又具乡村特色的项目;在乡村购方面,集黄马绿茶、桑叶制品、蚕丝制品等特产于一堂,开设了黄马特产超市。

  晚上赶到罗渡来一场草地烧烤派对,住宿一晚后早上起床登白虎岭看日出,上午可以根据各自爱好去采摘、垂钓等,累了可以到民宿里歇歇脚、唱唱歌,中午再到集散中心内的农家饭庄品美食,下午再继续垂钓……如今,罗渡乡村游越来越有玩头。一天下来,既观赏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又体验了有趣的农家生活,令城里游客向往。

  变“看客”为“创客”

  完成强企与富民共赢目标

  振兴乡村,重在富民。“我们参与乡村振兴事业,既要推动集团发展,又要直接带动村民致富。”江西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南昌事业部负责人表示,这两者是江西日报社(报业传媒集团)在罗渡村建立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的初衷,两者重要性不分上下,党报必须要承担起党报的责任和担当。

  当下正值莲蓬采摘期,在罗渡村富硒白莲产业基地,300亩莲花竞相绽放,呈现出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画卷。这片荷塘给游客带来美丽的风景,也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丰收的莲蓬让村里人忙得不亦乐乎。脱贫户游惠秀今年60多岁了,正在荷塘里采摘莲蓬。她没有什么工作技能,身体也不好,一直找不到工作。基地开业后,她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以前没有什么事做,现在采摘莲子,半天时间可以挣100元。”游惠秀说。

  基地负责人介绍,通过土地流转和房屋租赁,基地已经给罗渡村分别带来每年12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和近20万元的村民土地租赁收入。同时,基地目前已经解决了20余名村民的劳动就业问题,今后预计每年可解决10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人均月收入可达3000余元。“我们到这里来发展乡村旅游业,不能让村民变成‘看客’,光想着自己怎么赚钱,而是要尽可能地把他们融入其中,对一些有想法的村民,我们甚至要扶持他们成为从事乡村游事业的‘创客’,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意。”基地负责人表示,待游客量增多时,基地会动员和引导当地村民以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形式参与其中,共享乡村游红利。

  有了“传媒+”的优势加持,罗渡村不再“养在深闺无人知”,江西日报社(报业传媒集团)这篇“传媒+”文章也必将越写越精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赣”出新答卷
   第06版:专题
   第08版:区域
   第09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三农
   第12版:民生
把“传媒+”文章书写在田野里
易地搬迁幸福来
图片新闻
以数字赋能医疗器械产业发新枝
烈日下的吉安城投人
湘东区廉洁文化沁润人心
靖安县打造宜居宜游美丽乡镇
神泉村里党旗红
安远县发展富硒产业有实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