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行动指南

  蒋崇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现,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科学判断,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新智慧的生动诠释,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一脉相承,逻辑严密、有机统一。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系统阐明了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形成了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略,为新时代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质。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体现在党的各项决策部署中和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实为人民谋幸福、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这是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党作出经济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有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提供安全的金融环境,有利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对“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详细阐释。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把握发展规律从实践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的重大理论创新,正如《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文所指出的,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其中就包括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和处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利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率的金融服务;有利于建立扩大内需的金融体制机制,释放内需潜力,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有利于构建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的金融体系,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造金融新业态。金融活,经济活。要始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更高水平金融推动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体现了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其中,“稳金融”是“六稳”的重要内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扎实做好“稳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效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考验。近年来,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体系韧性明显增强,保住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平稳发展。但是,在多变的疫情态势和严峻的国际形势冲击下,经济下行风险、金融市场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容易增大,面对这些风险隐患,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快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十分重要。我们要以更加主动的态度和自我革命的精神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避免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作者系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8版:综合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资讯
   第12版:法治
破解世界之问的时代答卷
深刻领悟真理的伟力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行动指南
新时代法学教育要有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