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湘东区

跨省携手齐抗旱 抢修渠道情谊浓

8月18日,湘东区东桥镇与湖南醴陵市船湾镇村民合力抢修“友谊渠”。 彭 亮摄

  “通水了,通水了!”8月19日上午,看着碧绿的河水经过3500多米的“友谊渠”,哗哗流入江西境内,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的干部群众情不自禁地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连日来,持续的高温“炙烤”使湘东区的14000多亩水稻遭受旱情袭击,受干旱严重影响面积达3000多亩,部分农田出现开裂,裂缝最宽近3厘米,5000余亩水稻面临着大面积减产、绝收的风险。为挽救农户损失,湘东区组织党员先锋突击队顶着炎炎烈日抢修赣湘“友谊渠”,疏通江边、凫田、长塘等多个湖南酒埠江东干支渠,为水稻引来“救命水”,让湘东区上万亩农作物获救止损。  

  “现在正是水稻拔节孕穗及水稻杂交种源繁育的关键期,本来我很担心那3000多亩制种稻因干旱而难以授粉,现在看到在2013年挽救了湘东水稻命运的‘友谊渠’又通水了,我悬着的心就放下来了。”东桥镇制种大户罗敏说道。

  据了解,“友谊渠”修建于1972年,2013年为缓解湘东旱情,赣湘两省村民投工投劳,修建了湖南酒埠江东干支渠,贯通湘东区东桥镇江边村、长塘村、黄泥胡村等八个村庄。挽救了2013年湘东区14000多亩面临绝收的水稻,因此也被赣湘两地的村民称为“救命渠”。2019年由于雨势过大,江边等村支渠塌陷,无法引水灌溉。连日的久旱不雨,山塘水库等水源灌溉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为确保秋粮丰收,避免农户损失,湘东区东桥镇联合醴陵市船湾镇重启“友谊渠”,引水保丰收。

  “此次‘友谊渠’能够重启,赣湘两省共享酒埠江的水资源,体现了赣湘两省的深厚情谊,我们也会倍加珍惜这份情谊和珍贵的水资源,采取‘拦、蓄、引、提’的措施,增加抗旱水源,缓解农田干裂‘饥渴’现象,让制种稻顺利授粉,确保秋季粮丰仓满。”湘东区水利局负责人表示。

  赣湘情,一家亲。一条河流,情牵两地,携手抗旱,共筑民生堡垒。下一步,“湘陵”老表将以赣湘合作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在赣湘边界治理、产业转型升级、设施互联互通、人才共育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深度和广度,不负“江湖”情谊。(黎丽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资讯
   第08版:民生
高温助农不断档 金融服务显担当
萍乡文艺之光闪耀第八届江西艺术节
跑出营商环境“加速度”
战高温守护城市家园
景德镇高新区智慧产业标准厂房C04栋提前封顶
组织开展节约用水及水土保持业务培训
跨省携手齐抗旱 抢修渠道情谊浓
萍乡率先开展刷脸办理电力业务
干部带头移风易俗树新风
“水肥一体化”灌溉 助力油茶生长抗旱
扎实化解信访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