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灵 本报记者 李 歆
初秋时节,走进永新县龙田乡倍增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1000余亩脐橙树依山就势绵延,阳光下树木叶片肥厚油亮,白色花朵点缀其间。“微生物、物联网、4G无线控制器”……一串科技范儿的名词挂在负责人周清平嘴边。他介绍,基地虽小,却拥有可以自制微生物专用菌肥、配套的自动水肥滴灌系统以及手机远程一键操作、植保无人机作业等“利器”。“我这里可以说是活用‘千菌万马’,巧使‘掌中乾坤’。”他笑着说。
走进基地的谷特菌原液房、仟僖菌原液房,数个一人多高的大桶不断发出水泡破裂声。“这是正在扩培的微生物原液。”周清平告诉记者,传统果树种植长期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土壤板结和农药残留,导致环境污染,影响果实口感。基地通过和台湾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在广东建立了研发团队,通过多年研发,培育出十余种专用微生物菌,并把研究成果应用在果树种植、水产养殖、水质治理等领域。
“果树施用自制专用微生物水溶肥后,无需再使用化肥,可帮助分解土壤有害物质,增加肥料转换率,防治病虫害。”周清平说。在当地种植了300亩脐橙的刘江梅,2019年也将微生物“请”进了基地。她说:“使用后,果树叶子肥厚,抗病能力强,春梢也比以往冒得更多、更高。”
在活用“千菌万马”的同时,当地新农人还巧用“掌上乾坤”,让基地日常管护更高效。记者在基地看到,技术员只需轻点操作界面,果树林里便开始滴灌,不远处的鱼塘也能够自动增氧、投食。“千余亩的果园,2万余棵树,只需要3个小时,水肥滴灌系统就能自动完成浇水。”周清平告诉记者,他曾经是一名资深电子工程师,回乡创业后,自主研发了这套远程控制系统,给基地注入满满的科技能量。
“今年,我们基地预计将产玫瑰红橙2.5万公斤、贵妃甜橙5万公斤,年销售额400万元。同时,我们正在积极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也会无偿将微生物菌肥提供给乡邻使用,实现科技助农。”放眼前路,周清平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