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来“抗旱水” 收成有保障

  本报记者 康春华

  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南昌各地农作物不同程度遭受旱情。在新建区联圩镇,江西鄱谷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的6000多亩中稻进入拔节孕穗期。

  连日来,为防止高温干旱造成禾苗发黄早衰,联圩镇政府主动协助企业架设了多台电泵,24小时开足马力抽水灌溉,为禾苗蓄足水分,增加田间湿度。看着喷薄而出的水流涌向稻田,公司负责人熊模昌激动地说:“稻田有水了,庄稼有救了,收成也有保障了。”为防止农作物“中暑”造成减产,该公司还组织了7台农用无人机,采取药肥混喷方式,增强水稻植株耐热性。

  “一口抗旱深水井24小时连续抽水,可以解决30亩稻田的灌溉问题。”联圩镇党委书记章元良介绍,今年该镇种植晚稻7.1万亩、中稻2.3万亩,面对旱情,当地因地制宜,采取二级提灌、三级提灌以及打深水抗旱井等多种途径引来“抗旱水”,全力保障农田灌溉用水。

  增打抗旱机电井3433眼、大口井189口,派出运水车辆102车次,供水管网延伸18.32公里,增设抽水点3.46万个……截至目前,南昌市投入抗旱资金9940.35万元,用于购买设备、增添设施,有力地促进了抗旱保收工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天下
   第05版:领航中国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教育
   第12版:产经
抚州打造“童心港湾”守护留守儿童
菜地里的欢笑声
乡村学校获赠46台空调
互助引水为农田“解渴”
图片新闻
排查全覆盖 防患于未“燃”
藕虾混养“钱”景好
上犹人工增雨抗旱保收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引来“抗旱水” 收成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