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南昌市红谷滩区沙井街道,街道宽敞整洁、交通秩序井然、市民举止友善、灯光扮靓夜景……
一直以来,沙井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用文明之光点亮城市每一个角落,用心用情用力推进人居环境改善,让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融入城市“肌理”,融入百姓生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在破立并举中增进民生福祉
“过去,小区道路两边停满了车辆,不仅容易剐蹭,而且影响通行,消防车难以进入,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今,小区道路宽敞了,心情也舒畅了。”谈起小区的变化, 红谷雅苑社区居民黄莉莉竖起了大拇指。全面清理“僵尸车”,结合公共空间整治、废弃绿化带改造,腾出空间,增设更多停车位……沙井街道依托“红谷连心会”平台,将消防通道堵塞、停车难问题纳入小区改造工程,一桩桩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达成共识,并且落地实施。
在丰和小区一区,全新的铁艺围墙、智能化的人脸识别门禁、摆放整齐的电动车,环境干净整洁。自全面推进围合服务管理工作以来,小区通过技术手段不断完善人防、技防,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水平,目前小区人脸录入率和车辆信息登记率均达到100%。
“通过实施围合建设,将城中村(开放式居民区)原本的敞开式管理模式转变为封闭或半封闭管理模式,依托在出入口处布设视频探头等智能安防设施,对异常情况进行自动预警,在节约值守人力成本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疫情防控工作效率和小区的社会治理水平。”红谷滩区政协委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璠表示。
在专项行动中倡树时代新风
9月2日,沙井街道飞虹社区干部联合党员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进一步推进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助力文明城市创建。“通过志愿者们的多次宣传,如今,我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了,买菜都是自带菜篮子。”辖区居民邓大妈开心地说,平时她也会提醒家里人注意环保。普及文明祭祀益处、科普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巡逻排查禁燃禁放、引导市民正确处理生活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在沙井,经常看到志愿者穿梭街头的身影,他们把脉道德陋习、根治文明顽疾,在一点一滴的文明创建进程中守护着城市文明。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破除陈规陋习同样要坚持刀刃向内,党员干部要做好率先垂范,只有每一个人践行小我文明才能汇聚起城市的共同文明。”沙井街道党工委书记卢鑫在推进移风易俗三年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会上说道。为强化自我管理,沙井街道发动党员干部、社区干部签署《移风易俗承诺书》,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新风正气。同时,全域推进“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清洁家庭”评选,以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市民推荐评议工作,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问题症结在哪里,创建工作就指向哪里。 自南昌市“七大不文明行为”评议工作开展以来,沙井街道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整治周活动,扎实推进市容环境大清扫、庭院楼道大整修、公益广告大提升等七大专项整治行动。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精神文明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日,卢鑫开展专题党课宣讲,教育引导全处党员干部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依托“人人讲、人人学”,街道党工委班子、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入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宣讲,全面掀起学习热潮。今年以来,沙井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提质增效工程一体推进,覆盖率、完成率达100%,17支宣讲队2563名核心志愿者依托1所、16站,开展“传播思想理论,塑造精神家园”系列文明实践活动800余场,受众达3万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聚焦“文明实践”,要抓住重点难点问题,“一老一小”就是典型。为方便老年人开展核酸检测,沙井街道志愿服务集散中心联合公益组织发起“纸短情长——纸质健康码免费打印公益行动”,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暖心服务;为保障未成年人安全,沙井街道团工委组织青年突击队在赣江沿线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防溺水巡查,并设置警示牌、救生圈等安全设施。同时,在红色驿站为一线“城市美容师”免费提供饮用水和必要帮助。(胡贤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