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乡创业带富乡邻

——记第25届江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舒龙岗

  本报记者 陈化先 实习生 周怀宇

  一个专注于蚯蚓养殖的“80后”,通过蚯蚓消耗猪粪、牛粪制造有机肥,解决了生猪养殖企业粪污染难题,还带动了一批脱贫户共闯致富路。他就是来自进贤县张公镇铜岭村的舒龙岗,前不久被授予第25届江西青年五四奖章。

  说起养殖蚯蚓,还得从舒龙岗19岁时说起。2003年,19岁的舒龙岗跟随同乡来到赣州,在一家钢结构公司的工地打工。从放样工、钣金工到焊工、钳工、吊装工,舒龙岗都干过。掌握工地全部流程后,他组建了一支30人的钢结构建筑工程队,开始承揽业务,不久便在赣州钢结构行业崭露头角。

  一次偶然的机会,舒龙岗接触到了蚯蚓养殖业。经过了解,他发现蚯蚓不仅可以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难题,还可以变废为宝生产有机肥。2015年,舒龙岗决定返乡创业,带着在赣州打拼多年的积蓄,来到铜岭村成立了腾越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他流转了60亩土地建蚯蚓养殖基地,与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教授合作,探索出利用蚯蚓生物转化畜禽粪尿,构建小生物与畜牧养殖良性结合的生态发展模式,把基地打造成集畜禽粪便处理、蚯蚓养殖、污泥和有机垃圾处理的示范中心。2016年,腾越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成为年处理畜禽粪便1.5万吨(相当于7.5万头生猪一年的排粪量),年生产蚯蚓300吨和高端有机肥4500吨,年生产总值700余万元的生态科技企业。

  处在事业上升期的舒龙岗,没有停下脚步。他积极参与村委会工作,在铜岭村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当选村委会委员。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舒龙岗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成5000平方米大棚,带动张公镇28户脱贫户发展蚯蚓养殖业,为他们无偿引种和提供养殖技术。这种“造血式”帮扶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双赢。

  这种双赢模式被附近县区农民所认可,南丰、东乡、丰城等地十多个乡镇的农民也纷纷加入蚯蚓养殖业,舒龙岗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舒龙岗说:“作为村干部,我有责任带着村民致富;作为党员,我有义务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做好事、做善事,回馈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金融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资讯
   第12版:财贸
江西“执行合同”指标全面提升
返乡创业带富乡邻
厚植爱国情怀
我省部署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
获东盟国际合作青年志愿者奖
藏族夫妻跨越山海的教育情
图片新闻
政协委员驿站提升履职质效
抚州移风易俗入人心
齐心做好“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