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感续证”让政务服务更便民

  李英锋

  要秉持“‘放管服’改革只有逗号,没有句号”的观念,积极感知和适应市场主体的需求,挖掘改革潜力,寻找改革空间

  “什么都不用准备、一次都不用跑,许可到期日我们就收到了快递公司送来的全新许可证”,近期,多地推出“无感续证”服务,令不少市场主体负责人拍手叫好。

  在现实生活中,行政许可通常都具有有效期。按照规定,在有效期届满之前,企业需要到相关部门提交有关材料,续展行政许可,或重新办理行政许可。如果企业因疏忽、管理不善等原因未能在规定时限内续办行政许可,原行政许可就进入了失效状态,企业的相关生产经营活动就属于无证经营行为,可能会触及法律红线,企业负责人也将面临违法风险。

  其实,很多企业在最初办理相关行政许可时都提交了大量材料,经过了书面审查、现场核查等严格的审批流程,满足了行政许可证办理的要求。如果企业长期以来生产经营稳定,管理机制健全,未发生过违法违规问题,相关的软硬件处于一种持续符合行政许可标准的状态,相关部门就可以在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上下功夫,为企业减轻办证压力。

  近期,多地针对风险小、长期申请量固定的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实行“无感续证”改革,由相关部门依托行政许可信息数据库,自动导出企业许可证到期时间,提前核实企业是否符合办理条件,主动通知符合条件的企业将通过“无感续证”方式办理许可延续,可谓满足了企业办证的实际需求。根据“无感续证”规定,办证不用跑腿,不用准备材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减轻了企业负担和压力,而且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合理延续,为企业提供了更稳定的生产经营预期。

  显然,“无感续证”是政务服务升级为“自动接力模式”的生动体现,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正是因为有了相关部门主动、“有感”的精准服务,优化升级行政许可的机制和流程,强化审批效能,实现了行政许可续办模式的“倒置”,纾解了企业办事的难点、堵点,换来了企业续证的“无感”和轻松。“无感续证”与承诺审批、容缺审批、打捆审批、模拟审批、线上审批等改革措施一样,都是对“放管服”改革的有益探索和实践,都能起到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关部门能够换位思考,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敢于、善于打破或改变旧的行政许可模式,不断探索行政许可的新模式、新机制,在降门槛、减条件、提效率上想办法、找对策、出实招,体现了主动求变能力、适应发展能力和新时代的动态治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政务服务质量、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是时代所需、大势所趋。相关部门要秉持“‘放管服’改革只有逗号,没有句号;优化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理念,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感知和适应市场主体需求,不断挖掘改革潜力,寻找改革空间,拓展改革范围,充分释放改革的活力,做好政务服务的“加减法”,把越来越多的事项、环节纳入到改革措施中,让越来越多市场主体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赣”出新答卷
   第06版:专题
   第07版:赣州新闻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评与论
   第12版:要闻
从“爱国三问”想到的
丰收年里更要厉行节俭
坚决遏制小场所火灾
用“缓一缓”换来更大发展空间
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
“无感续证”让政务服务更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