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西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

  近日,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西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现将规划予以公开发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更具创造力、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强省,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总体要求

  一、发展形势

  江西省“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文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定步伐。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走心,思想根基更加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为弘扬,红色基因有力传承,主流舆论不断壮大,奋进力量极大凝聚。文艺创作生产持续繁荣,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文化惠民工程深入人心,群众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文化新业态新消费模式加快培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拓展深化,江西故事、江西声音广为传播,江西形象、赣鄱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再创赣鄱文化繁荣发展新辉煌。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也是建设更具创造力、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强省的战略机遇期。随着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江西“四面逢源”的区位优势、“红绿古金”文化资源优势将更加凸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等国家政策平台叠加的红利加速释放,既为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对“提升赣鄱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工作部署带来了历史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媒体新技术日新月异,数字文化经济蓬勃兴起,带来了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手段深刻变化,为我省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实现“变道超车”“换车超车”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更加强烈,促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我们责无旁贷,必须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抓住历史机遇,顺应人民期待,振奋精神鼓干劲,凝心聚力再出发。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文化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固本培元、守正创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加快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之以恒铸文化之魂、强文化之基、兴文化之业,着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着力增强赣鄱文化软实力,奋力开创新时代赣鄱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为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社会文化自信充分彰显,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赣鄱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在全国更具创造力、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强省。

  ──先进文化引领力显著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心聚力作用更加凸显,主流思想舆论更加壮大,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更好传承与弘扬,公民道德素养显著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高。

  ──文艺精品创作力显著增强。文艺创作和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各题材作品质量不断提升,各艺术门类创作更加活跃,部分艺术门类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文化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文艺产品和文化活动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

  ──文化服务供给力显著增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文化设施网络更加健全,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不断丰富,数字文化服务效能和便利度明显提升,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更高质量。

  ──文化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总量规模和质量效益双提升,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消费较快增长,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有效实施,一批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明显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基本建成,一批有代表性的赣鄱文化产品和企业品牌成功打造。

  ──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效凸显,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江西文化标识更加鲜明,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一批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工程成功打造,江西文化在海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

  第二章 主要任务

  一、深化思想理论武装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心聚魂,引导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筑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共同思想基础。

  1.全面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重大政治任务,多形式、广覆盖抓好学习、宣传。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学习制度,多渠道、分层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培训。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实践研究工程”“江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创新工程”“江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创新基层宣传宣讲手段,常态化开展系列主题专题宣讲活动。

  专栏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传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实践研究工程: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的生动实践,在中央“三报一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求是》)发表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理论研究成果。

  江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创新工程:引导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江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每年在学校、企业、农村、社会组织等各领域选拔优秀青年,通过开展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等,构建完备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

  2.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开展“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巡演、“红色走读”、“红色、古色、绿色”教育、红色经典电影进校园等活动,构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

  3.推动江西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力度,实施“省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加快形成传统学科更具活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发展的学科体系,打造一批立足江西实际的重点学科。推进全省重点和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加强重点高端智库和重点培育智库建设,组建智库联盟,举办江西智库峰会,推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江西风格的智库发展格局。推进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打造学术交流、精品出版、社科期刊等品牌。

  专栏2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

  理论创新工程:重点围绕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基础性、原创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全局性、战略性的应用对策研究,推出一批有分量、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理论研究成果。

  一流学科建设工程:持续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按高峰优势学科、高峰特色学科和潜力发展学科三个层次,推进省一流学科建设,遴选培育一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力争2—3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加快发展我省新兴学科建设,支持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濒危学科、交叉学科、冷门绝学建设。

  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行动:加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力争3—5个入选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鼓励支持人文社科博士点、硕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提高省属公办本科院校人文社科硕士点覆盖面,建设100个省级研究生教育示范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设一批省级重点新型智库,组建智库联盟,每年举办“江西智库峰会”,与中国科学院开展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及高端人才进江西活动,提升江西智库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统筹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1.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坚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贯穿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各环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持续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

  专栏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

  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广泛开展表彰先进、理论研讨、主题展览、主题出版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深厚氛围。

  党史学习教育: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统筹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

  “礼敬国旗、国歌、英雄”主题活动:规范开展升国旗、奏唱国歌、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完善省级表彰制度,礼赞英雄。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学校、机关、企业等开展以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节日活动。

  法治宣传教育: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阐释与宣传,常态化推进群众性普法工作,组织策划“新时代十大法治人物”学习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宪法日活动,深化民法典宣传。

  2.提升公民道德建设水平。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全面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等推荐评议和学习宣传,唱响“江西好人文化”品牌,推动崇尚英雄、尊重模范、学习榜样成为社会风尚。加快建设诚信社会,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惩戒联运机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崇尚节约行动、文明出行活动。

  专栏4 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道德模范评选:评选表彰第八届、第九届江西省道德模范,组织推荐全国道德模范,开展道德模范和系列“最美人物”宣传学习活动。

  学雷锋活动:每年命名一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树立一批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唱响“江西好人文化”品牌:举办全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暨“江西好人”发布仪式,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定期推荐参评“中国好人”、评议发布“江西好人”,举办“江西好人故事会”进基层活动。

  社会诚信建设:发布“诚信红黑榜”,办好“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3.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吸引力、感染力。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常态化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活动,拓展青少年课外实践基地创建。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有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加快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推出一批示范课程。选树一批教学名师和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社团作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各类社会实践过程之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网格化建设和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做好各类群体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口、留守和困境儿童、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繁荣发展企业文化,深化政工职称制度改革。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4.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实施文明创建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质量,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行动,遏制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文明办网、上网、用网,开展网络空间文明创建,促进网络文明建设。

  专栏5 文明创建工程

  文明城市创建:评选表彰第七届、第八届江西省文明城市,组织推荐全国文明城市,力争到2025年一半以上设区市创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其余设区市创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文明村镇创建:评选表彰第七届、第八届江西省文明村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程,力争“十四五”时期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60%。

  文明单位创建:评选表彰第十六届、第十七届江西省文明单位,强化日常动态管理,开展年度复查。注重在各行各业特别是窗口单位选树一批创建标兵。

  文明家庭创建:评选表彰第三届江西省文明家庭,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文明校园创建:评选表彰第三届江西省文明校园,强化创建动态管理,打造立德树人的坚强阵地。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创建:完善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工作格局,健全督促推进的工作机制,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

  移风易俗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发挥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作用,抵制高价彩礼、厚葬薄养、餐饮浪费等陈规陋习,倡导现代文明新风。

  5.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标准,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按照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服务群众精准的要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不断提质扩面、提档升级。推动优质资源下沉,组织省级以上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健全现代志愿服务体系,普及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应用,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嘉许回馈机制,提升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培育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线上线下融通联动,促进学习教育、宣传报道、志愿服务等工作协调联动。

  专栏6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向城市社区、大学校区、工业园区和旅游风景区延伸。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完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库,形成“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持续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提升群众参与度和社会满意度。

  “新时代宣讲师”计划:汇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普通群众等资源,组建理论政策宣讲志愿者队伍,调动“十百千”宣讲团、老兵宣讲团、农民讲师团、百姓“名嘴”宣讲团、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等宣讲队伍力量,引导“新时代宣讲师”深入基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宣讲活动,创立江西“新时代宣讲师”大品牌。

  三、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1.全面构建主流舆论新格局。坚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全面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移动优先策略,支持江西日报社、江西广播电视台和有条件、有实力的市级主流媒体发展壮大,建设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传播平台和新媒体传播品牌。强化与中央媒体的对接合作,提高中央主要媒体播发江西重稿要稿的力度和频次。健全重大时政报道的信息共享、选题策划、情况通报、稿件传播等工作机制。持续建设“微媒体”,提升“微传播”能力,扩大主流舆论在微信、微博等平台领域的话语权、影响力。健全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创新新闻发布形式载体,办好“江西发布”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对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

  2.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深度融合,加快形成省市县全媒体传播格局。完善“1+2+11+105+N”(省级融媒体中心+“赣鄱云”“赣云”+11个设区市主流媒体+105个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直单位、高校融媒体中心)融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进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推动全省各级融媒体中心信息内容、技术运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不断完善全省一张网媒体融合发展格局。优化“江西融媒大讲堂”培训机制,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完善省融媒体中心功能,提升媒体融合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打造传播技术高地,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媒体领域的深化运用。鼓励媒体深度融入文化、旅游、教育、民生、商贸等事业产业,面向基层开展下沉业务服务。

  3.建好管好舆论传播阵地。健全完善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信息平台,加强新闻单位和新闻从业人员教育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加强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秩序。依法加强新兴媒体建设管理,开展公共信息平台和政务新媒体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加强网络暴力和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治理,守住网络空间行为底线。

  四、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扶持优秀文化艺术产品创作生产,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江西特色、江西风格的精品力作。

  1.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梳理江西精神文化图谱,深入发掘江西特色文化符号,提炼一批具有江西特质的题材,建设并充实省级重点文艺创作题材库。围绕建党100周年,安源路矿工人运动10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暨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5周年,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重点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围绕乡村振兴,讲好新时代江西故事,不断推出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用文艺精品书写山乡巨变、反映新时代江西新气象、讴歌赣鄱人民的文艺精品。重点打造在海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精品演艺项目。大力振兴地方戏曲,扶持小曲小戏传承发展,深入推进戏曲进校园。借助新媒体平台,推动优秀文艺作品多渠道、多平台、多终端传播。建设一批乡村文创体验基地,深入开展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创作实践活动。

  专栏7 文化文艺繁荣工程

  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聚焦重大主题、江西特色,积极引进影视、文学等头部企业和名家,靠大联强借力讲好江西故事。整合资源,重点扶持一批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等文艺精品。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工程: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把赣文化元素与现代节目形态、组织结构、制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有机结合。支持江西广播电视台每年推出1—2档主题节目,支持各地方广播电视媒体深耕本地内容,打造原创精品节目。精心策划、推出一批优秀广播剧作品,重点打造一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作品。

  优秀舞台艺术繁荣工程:鼓励省市县文艺院团“联盟、联排、联演”。鼓励南昌交响乐团开展商业演出,积极探索职业交响乐团运营“江西模式”。

  影视业重点发展工程:组建江西电影集团,加强优秀影视剧剧本扶持引导,统筹规划我省重要宣传期和中长期影视剧创作生产,抓好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和江西特色文化题材创作生产,力争到2025年完成重大“江西出品”影视作品。积极推动南昌、上饶和九江等地建设影视基地。

  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大力扶持江西濒危传统戏曲剧种,支持优秀小曲小戏小剧创作、演出。办好赣剧、采茶戏等地方特色“戏曲班”,培养江西特色戏曲人才。

  2.促进网络文艺健康发展。支持各地打造网络文学创作和产业基地,强化对网络文学、视听、游戏等行业管理。支持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网络演出等网络文艺阵地发展壮大。鼓励文艺精品通过新媒体载体,多平台、分片化、个性化传播。加强对网络文艺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团结引导。加强对文化娱乐新业态市场规范管理,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3.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探索科学的文艺创作评价标准,建立文艺作品质量综合评价机制。完善“江西省优秀文学艺术奖”评奖制度。建立对获得国家级权威奖项和荣誉的作品、人才的激励机制。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加强文艺理论和评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级文艺评论组织、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积极作用,大力培养文艺评论人才。加大对传统文艺评论阵地的支持力度,借助互联网新技术,不断拓展文艺评论阵地,进一步扩大文艺评论影响力和覆盖面。加强版权保护。

  五、打造革命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高地

  深入挖掘和弘扬我省革命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持续擦亮江西厚重的文化底色,全面增强赣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1.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红色精神代代传工程,高标准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联合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单位共建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加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等革命历史研究。全面开展红色文化资源普查,统筹推进全省革命文物整体规划、连片保护、整体展示,加强长征文物、抗战文物和红色标语保护展示利用,建设一批革命文物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加强在赣中央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工作,建立在赣中央文物档案数据库。建设一批“红色名村”“红色驿站”,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建设,实施红色经典出版文化工程。

  专栏8 红色精神代代传工程

  重要节点主题活动:围绕建党100周年、安源路矿工人运动100周年、“三个95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暨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5周年)、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组织相关主题活动。

  红色基因库建设:对示范基地的陈列品、纪念碑(塔)、出版物、音视频等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按照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统一标准进行结构化存储,并以历史事件、英烈人物、感人故事为线索,对红色文化数据进行专业化标注、关联,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全国联网。

  “百红工程”:创建一批“红色名村”“红色驿站”,遴选一批红色文物、红色故事、红色文艺作品、优秀红色党课,推出一批红色展览、红色主题社教活动,培养一批优秀红色宣讲员,打造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传承创新高地。

  2.推进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加强规划布局,推进重点展示园、集中展示带、特色展示点建设,系统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教育培训等基础工程。落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及江西段实施方案,完善管理机制,构建多级联动、多部门联合的沟通协调机制。推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展陈升级,推进瑞金干部学院、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和长征步道示范段建设。开展长江文化内涵研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长江九江段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

  3.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健全文物资源管理和文物安全长效机制,建立文物安全检测预警系统,加强文物资源资产管理。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要工业遗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珍贵遗产资源保护,加强省级文物保护研究基地建设,提升保护利用水平。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保护利用工程,强化馆藏珍贵文物保护。加强文物科技创新,推进古籍保护修复、数字化建设和整理出版。实施“史说江西”文物传播工程,举办“让文物说话”精品展览,讲好江西文物故事。

  4.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开展赣鄱文化资源普查,实施江西文明探源工程,深化江西历史文化研究阐释,出版发行《江西文化符号丛书(第二辑)》和多语种版本,拍摄制作系列纪录片。加强古籍整理、再生性保护和传承利用,促进古籍数字资源便捷使用和开放共享,推进《江右文库》编纂出版工程。高标准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努力打造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推动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推进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万里茶道申遗工作,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建设江西南方汉代文化研究中心。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和智慧化工程,推进实施世界遗产记录传播项目,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

  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实行抢救性记录。推进非遗馆、非遗展示体验中心和传承工作室等建设,打造一批一流博物馆。

  专栏9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保护利用工程: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做好12个历史文化名城、75个历史文化街区、17个历史文化名镇、99个历史文化名村、547个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大遗址保护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程:推进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景德镇御窑厂遗址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抓好樟树吴城遗址(含筑卫城遗址)、瑞昌铜岭铜矿遗址、新干大洋洲牛头城遗址、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等保护利用。

  特色博物馆群建设工程:实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省赣剧传承保护展示中心、当代陶瓷艺术博物馆及中医药、工业遗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国有特色博物馆建设,推动列入国家大遗址名单的遗址博物馆群建设。

  一流博物馆建设工程:以省博物馆为龙头,打造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御窑博物馆等一流博物馆,使全省国家一级博物馆达到13家。

  六、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

  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惠民利民。

  1.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型城乡文化空间。完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阅读空间,鼓励公共文化机构在城市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服务网点。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机构运行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相衔接。开展公共文化机构与旅游服务中心功能融合试点,探索“文化场馆+旅游服务”新模式。加强市县两级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完成市级平台与省级平台对接。加快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公共文化资源整合,鼓励城市与有条件的学校共建共享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旅游景区,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探索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运营权分离,鼓励国有文化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营。

  2.提高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推广“互联网+公共文化”,建设江西省文化大数据云平台,推动将相关文化资源纳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实施“智慧广电”工程,推动从“融媒体”走向“智媒体”。加强数字出版、数据库建设,推进报业、出版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图书馆,打造智慧门店和智慧书城。实施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数字建设工程,提升文物数字化水平,推进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区域性文物标本库房等建设。拓展文化服务新模式,积极开展“云阅读”“云看展”“云赏剧”等线上文化活动。

  3.持续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健全群众文化供需对接平台,满足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需求,培育和发展城乡文化消费市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文化需求征集、供给目录发布和服务反馈评价机制,制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扶持民族民间文化社团组织发展。发挥文化礼堂、乡村戏台、文化广场、非遗传习场所等文化主题功能空间作用,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能。提升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实现档案查询利用“跨省通办”和“省内通办”。

  4.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推动文化惠民,积极开展特色文化服务,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打造更多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载体。鼓励民办文化场馆、经营性文化设施等参与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24小时自助城市书屋、地铁和大型服务区书吧等建设,广泛开展“书香赣鄱”全民阅读、“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下基层、“红色经典进万村”公益电影放映、“文化进万家”、大学生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文化惠民活动。

  专栏10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工程:高标准建设省文化馆、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省赣剧院新院、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当代陶瓷艺术博物馆等重大文化场馆。推进戏曲、书院等特色文化中心(馆)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工程:实施“智慧广电”工程,推动广播电视从“户户通”向“人人通”“移动通”“终端通”升级;加快统筹基于5G、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和应急广播、大喇叭等行之有效的应急手段,充分发挥“村村响”作用;推动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数字建设,推动博物馆云展览平台建设。

  群众性文化品牌建设工程:开展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服务,组织开展“江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定期开展“赣鄱群星奖”评奖。广泛开展广场舞展演、全省性群众文化调演、“村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开展经典诵读、阅读分享、公益音乐会、艺术沙龙、美育课堂、手工艺作坊、街舞、小剧场话剧、红色经典电影放映等特色文化品牌服务。

  七、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做大总量与调优结构、自主培育与招商引进并重,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引领和项目带动战略,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赣鄱文化品牌,建立健全创新驱动、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统一开放、繁荣有序、正确导向的文化市场体系,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高地。

  1.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进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支持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4K/8K超高清等新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加强文化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实施一批具有示范性、带动性、引领性省级数字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打造中部地区领先的数字文化产业创新高地。认定一批引领数字文化发展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构建数字内容创作、品牌运营、人才培训等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丰富个性化、定制化、品质化的数字文化产品供给。

  专栏11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工程

  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江西省文化大数据平台、江右文库数字化工程、纪录小康工程建设,建设一批文化体验园、文化体验馆。

  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到2025年,创建2-3家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0家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丰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文化新业态。

  2.推进重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数字出版、数字演艺、数字影视、数字艺术、网络视听、动漫游戏等重点数字文化产业,抢占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发展虚拟现实、超高清、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等文化智造产业。做大做强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推进陶瓷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巩固陶瓷创意设计之都优势地位。改造提升传统工艺美术产业,运用现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动行业融合创新。大力支持印刷包装产业向绿色印刷、数字印刷、智能印刷转型升级。促进演艺娱乐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文化旅游演艺精品,做强做优驻场演出品牌。

  3.激发文化市场主体活力。做强做优省出版传媒集团,推进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提质增效、江西报业传媒集团和江西广电传媒集团转型升级,支持骨干文化企业资源整合、并购重组、裂变扩张和跨界融合。促进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培育文化独角兽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推动文化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强力实施文化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有效对接。实施文化企业品牌培育提升计划。加强文化领域行业协会治理,发挥行业协会服务作用。

  专栏12 文化产业培大育强工程

  重点文化企业培育工程:打造文化产业头部品牌,巩固提升“出版赣军”“演艺赣军”行业影响力,到2025年,力争年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文化企业达到3家,过50亿元达到5家,过10亿元达到15家。

  “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工程:聚焦数字文化、文化智造、陶瓷创意、工艺美术、印刷包装、演艺娱乐等重点领域,孵化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和高创造性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文化企业。

  领军企业上市示范工程:建立重点拟上市后备文化企业名录库,加强对大江传媒、联创宏声、天键电声等基础较好、积极性高的文化企业上市业务辅导,力争5家文化企业在国内主板成功上市。

  文化与金融融合创新工程:推进省级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省级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创设一批特色文化支行,引导各类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招引工程: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利用深圳、北京、长三角文博展会及对接粤港澳经贸活动,举办文化产业专题招商活动,围绕数字文化、文化创意、陶瓷创意、工艺美术、文化智造、印刷包装、节庆用品、文化旅游等8个重点方向,实施招商引资引智行动,努力引进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文化企业。

  4.打造高能级产业发展平台。立足文化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差异竞争、联动发展的现代文化产业集群。强化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服务、引导功能,推动园区(基地)由企业集聚空间向要素资源汇聚和创新发展平台转变。依托南昌高新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关联度大、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科技企业。做大做优瓷博会、红博会等专业会展品牌,支持景德镇、上饶、鹰潭打造文化会展平台。支持南昌举办全国性电子竞技赛事和流量经济论坛。打造中部电竞产业高地。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建设。完善“文化+”平台机制,推动文化产业与体育、信息、教育、金融等产业双向融合发展。构筑乡村特色文化资源转化利用平台,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引导文化产业机构、企业家和创客人才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

  专栏13 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提升行动

  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攻坚提升行动:提升文化产业发展集聚度,打造南昌、上饶数字文化产业集群,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集群,赣州、吉安红色文化产业、智能穿戴产业集群,新余、鹰潭文化智造产业集群,宜春、萍乡、九江、抚州文化节庆用品、印刷包装产业、工艺美术产业集群。

  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规范提升行动:培育壮大一批品牌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品牌运营机构,创建1—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10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特色文化街区培育提升行动:持续促进文旅商融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培育出1条特色文化街区,重点培育30条文化氛围浓厚、产业特色鲜明、环境生态优美、商业模式先进、管理规范有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具有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省级特色文化街区。

  赣鄱文创品质提升行动:依托景德镇艺术陶瓷,南昌瓷板画,进贤文港毛笔,新余夏布绣,余江、婺源、广丰雕刻,黎川、上犹油画,万安农民画,赣州、吉安、抚州、宜春竹制文创等地域文化品牌,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建立文创产品开发企业联盟,围绕海昏侯、滕王阁、鄱阳湖、井冈山等知名文化IP,集中打造“天工开物”特色文创平台,推动江西特色文化资源转化利用。

  八、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实施文化旅游产业链链长制,着力打造红色旅游首选地、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唱响“江西风景独好”和“嘉游赣”品牌。

  1.提升旅游文化内涵。依托文化资源培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位,增强江西文化旅游体验。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内涵融入景区景点,支持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赣州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等景区建设。开展“百城百夜文旅消费季”“百团百戏靓景区”等“双百”系列活动,鼓励重点景区推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原创演艺精品。实施红色旅游提升工程,运用好革命文物等载体,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按景区服务标准改造提升并纳入旅游线路。鼓励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对接合作,将更多赣文化元素融入产品的创意设计、营销推广中,强化文化对旅游的内容支撑和提升作用。探索建立景区文化评价制度。

  2.发挥旅游载体功能。借助国际国内重大节会和体育赛事等,用好各类景区景点、旅行社、导游、游客等媒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赣鄱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剧院等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打卡地”,培育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创建一批全国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电影拍摄制作基地。充分挖掘名人故居历史文化价值,建设一批高品质的文化景区。

  3.促进深度融合发展。推进文化旅游产品融合、业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实施赣鄱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建设工程,推动农耕文化、书院文化、中医药文化、庐陵文化、戏曲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建设,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九江庐山文化旅游示范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文化旅游区等建设,打造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客家摇篮”、“北有兵马俑,南有海昏侯”等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品牌。推动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特色民宿、主题公园等提质升级。支持建设集文化创意、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等于一体的体验式文化和旅游综合体,发展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专栏14 文化和旅游融合工程

  发展红色旅游:建设一批红色旅游小镇、红色旅游街区、红色旅游产业园等,推动南昌、井冈山、瑞金等地打造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长征文化线路红色研学旅游品牌,延伸长征文化和旅游产业链,重点打造于都“长征集结出发地”等线路品牌,发挥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的牵引作用,推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全国知名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品牌。

  发展工业旅游:建设一批江西地域风貌的工业旅游目的地,提升景德镇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中航长江设计师产业园、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工业旅游项目。推进德兴、大余、于都、瑞昌、贵溪等地的矿业旅游、研学旅游。

  发展康养旅游:推动南昌、宜春、上饶争创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高标准将新余、德兴、黎川、婺源等建设成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形成集中医康养、休闲度假、大型会展、文化体验、康养民宿于一体的国际康养典范。

  发展艺术旅游:打造一批具有特色魅力的艺术文化和旅游体验地。推动庐山建设成为“中国爱情电影之都”新地标,支持南昌打造“八大山人·豫章盛宴国际城”、抚州打造“中国戏曲之都”、宜春和新余建设为中国版画基地,围绕上饶弋阳腔、九江青阳腔、抚州旴河腔和宜黄腔、鄱阳饶河戏、赣南东河戏、采茶戏等剧种唱腔,以及乐平古戏台等戏曲文化资源,打造戏曲文化体验地。

  发展体育旅游:进一步推动武功山、大觉山、庐山西海、大余丫山等地发展登山、射箭、漂流、帆船、摩托艇等体育旅游,持续开展南昌国际马拉松赛(英雄马)、环鄱阳湖自行车赛和鄱阳湖龙舟赛等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赛事。

  发展乡村旅游:以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为重点,发展特色村落文化旅游,加大乡村旅游风景道、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等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民宿住宿水平和服务质量,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文化主题与特色的度假休闲功能的高水平民宿,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推出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创建一批省级乡村旅游点、旅游风情小镇和乡村旅游风光带。

  发展生态旅游:利用好丰富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深入挖掘自然生态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山岳旅游、水域旅游、乡村旅游、崖洞溶洞旅游等,加强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地质文化村的保护和建设。推动“山水之乐”向“文化之乐”升级,打造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

  九、扩大赣鄱文化影响力

  加快推动江西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赣鄱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提高江西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献江西力量。

  1.深化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推动实施江西“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行动,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推动文艺院团、江西特色文化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赴省外、境外演出和展览。依托世界VR产业大会、红博会、瓷博会等重大活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2.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和投资。加大对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和贸易基地的扶持,做强对外文化贸易主体。推动体现江西文化特色的陶瓷、工艺美术、舞台艺术等走向世界,鼓励江西版权“走出去”。大力发展数字文化贸易。加大对外文化投资,鼓励文化企业创新投资方式。培育文化外贸龙头企业,形成拥有品牌商标和设计专利、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提高江西文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紧紧围绕贯彻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聚焦文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构建现代化文化治理体系,提升文化治理能力。

  1.健全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委和政府监管有机结合、宣传部门有效主导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机制,持续推进省属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发挥文联、社联、作协、记协等群团组织作用,加强文化类社会组织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少和下放文化领域具体审批事项,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统计制度,健全统计监测体系。

  2.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动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内部运行机制创新,探索开展国有博物馆资产所有权、藏品归属权、开放运营权分离改革试点。完善支持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配套措施。健全社会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政策。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推进“一县一团”“一团一策”,构建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的运营机制,激发国有文艺院团生机活力。深入推进主流媒体改革,建立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一体化组织架构,构建新型采编流程,形成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传播链条。

  3.进一步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加强文化企业党的建设,健全党委领导和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健全完善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文化企业创新资产经营运营机制,鼓励跨地区、跨行业并购重组。稳妥推进文化企业混合所有制、骨干员工持股等改革。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健全文化企业重大改革容错免责机制。深化文化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改革,完善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完善文化企业薪酬激励制度,探索建立体现市场规则、效益导向、行业性质的薪酬分配制度和管理模式。完善以业绩论英雄的考核制度。

  4.创新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部门协同机制,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综合运用行政区划调整、管理职能优化、管理机构转制、国有资产划转、发展旅游“飞地经济”等手段,创新旅游管理机制。深化国有重点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分离。持续深化庐山、武功山等重点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区域合作机制创新,合作共建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与闽粤交界地区、湘赣边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

  十一、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把握城乡融合发展规律,推动城乡文化建设同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战略有效衔接,以城带乡、以文化人、共建共享,实现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1.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水平。强化各类规划中文化建设的刚性约束,实施城市文化品质提升行动,在城市更新、社区改造中深入挖掘城市人文底蕴,保护城市历史遗迹、文化古迹,完善城市文化功能。发展城市主题文化,结合老旧小区和厂房改造、工业遗址等,创新打造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宜居、绿色、人文城市。培育跨区域特色功能区、精品文化带,着力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鼓励有实力的文旅企业参与特色文化街区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进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建设旅游消费中心城市。

  专栏15 新时代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文化品质提升行动:建设一批“小而美”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广场、街区史馆等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加强城市文化示范建设力度,将景德镇建设成为全国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的新型人文城市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陶瓷文化中心城市,支持鹰潭城乡文化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2.全面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挖掘利用优势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品牌。加大乡村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和特色风貌的保护力度,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人文环境,维护乡村文化多样性。开展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支持乡村文化团体开展符合乡村特点的文化活动。盘活乡村农耕文化、民间文艺和特色乡村文化资源,培育一批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旅游景区(点),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乡村旅游。

  3.促进城乡文化融合协调发展。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文化设施按人口密度、结构、需求均衡布局,科学规划项目建设,逐步形成主城区和中心镇15分钟、一般村镇20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建立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机制,鼓励和引导政府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城乡文化结对共建帮扶活动,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促进城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向乡村提供网点服务、流动服务,更好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城乡文化信息共享网络建设,促进城乡信息文化交流,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十二、建设优秀文化赣军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优秀文化赣军。

  1.加强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建设。落实好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选人用人育人正确导向,举办高层次人才井冈山研修班,加强宣传文化干部队伍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业务训练,不断提升宣传文化干部队伍的政治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全省宣传文化艺术人才培训,依托省内外高校和省外高水平院校、院团,举办各类专业人才培训班,开展全媒体理念和技能培训,为文化单位、文化企业定向培养人才。深化院校文化艺术、旅游、媒体融合、国际传播等专业建设,办好文化发展急需的特色专业。

  2.加强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培养。持续开展“才聚江西、智荟赣鄱”等引才活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落实新时代“赣鄱工匠”特别是文旅工匠培育工程,开展“双培双优计划”。注重发挥文化名家的传帮带作用,重点培养有实力有潜力的中青年专业人才,加强文化人才梯队建设。健全高层次人才与人才需求单位常态化对接交流机制,组织高层次人才围绕文化强省重要课题、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开展集体攻关。

  3.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按规定配齐配强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工作人员,发挥文化乡贤、民间文化能人等基层各界文化人才作用。组织各类基层文化人才的专业研修、专题讲座、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能提升等活动。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让更多有专业服务力量的人员参与进来。

  4.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和机制。探索建立项目评审、人才测评结合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人才(项目)投入与产出的绩效评估机制,鼓励文创人才以品牌创新和科研成果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鼓励国有文化旅游企业探索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探索文化企业建立职务层级、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并行贯通的晋升通道。

  第三章 保障措施

  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深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把文化建设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更加突出位置,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好省市县三级文化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作用,加强对文化改革发展重大事项的研究和统筹调度,确保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二、强化政策保障

  统筹资金加强文化改革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带动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加强绩效管理和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健全完善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财政、金融、土地、人才、消费、贸易等“1+N”文化经济政策体系,落实中央各项支持文化建设的税收政策。做大做强“文企贷”“文旅贷”等特色产品,建立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探索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对接新机制,加大金融对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小微文化企业的信贷投放。探索数字文化领域的版权保护,提升文旅创新活力。

  三、强化法治保障

  推进文化领域法治体制机制建设,推进文化领域法规规章立改废释,依法维护人民群众享有的文化合法权益。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落实文物保护利用、加强文化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法规,建立健全与广播电视法、文化产业促进法、文物保护法、档案法等法律相配套的法规制度。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文化从业者和服务对象的法律意识。

  四、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强化规划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完善规划执行、评估、考核等工作体系,提升规划目标任务的约束力和权威性。对纳入规划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重要任务,明确责任主体,细化目标任务,确定完成时限,加强调度督导,推动工作落实。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确有必要对规划进行调整时,应按程序报批。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考评,纳入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纳入年度综合考评体系,确保全面完成“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第03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第04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第05版:“赣”出新答卷
   第06版:“赣”出新答卷
   第07版:“赣”出新答卷
   第08版:要闻
   第09版:“赣”出新答卷
   第10版:文件
   第11版:文件
江西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