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嘉明
9月30日,记者见到余南雄时,他正参加铅山县新招聘社区工作者与乡镇工作人员见面会。今年8月以来,余南雄全程参与了从发布招聘公告,到笔试、面试、政审、体检等工作,新招聘的51名社区工作者即将分配至该县乡镇社区工作岗位。
“我们将城市基层党建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一项重点。”余南雄介绍说,为确保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配备不少于18名社区工作者,铅山县迅速启动并完成了招聘工作。
去年8月,余南雄被任命为县委组织部组织股股长。组织股人员少、任务重,余南雄经常加班加点,同事们都说他以办公室为家。“我要在党务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以实干实绩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余南雄说。
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落实上级部署要求也是精益求精,同事这样评价这名90后股长。对于每一件需要报送的材料,他都认真核对,力求完美;对组织的每一项活动,他都反复推敲,力求不出纰漏。“‘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余南雄如是说。
作为全县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负责人,余南雄深知,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是干不好工作的。为此,他的办公桌上,总是叠放着各类业务书籍和有关党建文件。“肯学习、能吃苦是我们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的立身之本。”在学与思的积淀中,余南雄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我把这份工作当作一门专业、一门科学,不断填补知识空白和经验盲区,将干得好的工作总结提炼形成经验,从需要改进的工作中吸取教训,使自己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进而提高效率、少走弯路。”
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及时盘点、潜心思考、记录心得……余南雄负责起草的党建引领“河口吹哨、部门报到”、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一站三岗”等做法,获得上级充分肯定。
去年铅山突发疫情期间,余南雄承担起了全县的转运调度工作。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尚不明朗的形势,一接到任务,余南雄就立刻冲上最前线。在23天的时间里,余南雄以临时办公场所为家,几乎每天都从早晨7点工作到第二天凌晨3点,一天平均接打电话近300个。在县指挥部、18个乡镇(中心)、10多个集中隔离点、40多名转运司机之间,余南雄与各方保持密切沟通,理顺转运工作机制,确保每一名高风险人员都得到及时转运,为铅山打赢突发疫情阻击战贡献了力量。
“哪个岗位需要我,我就去哪里;组织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余南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忠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