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昌市西湖区在街道与社区设医保服务网点

就近办理 服务群众零距离

群众在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医保业务。 本报记者 蔡颖辉摄

  本报记者 蔡颖辉

  邮箱:48505265@qq.com 

  电话:18679958802 

  “以前报销医药费要去医保局,现在社区就能办,用手机在网上也能办,太方便了!”家住南昌市桃苑小区的万阿姨对医保部门推出的便民举措赞不绝口。西湖区医疗保障局大力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建立覆盖县区、街道、社区的医疗保障服务网络,22项医保经办服务事项已经全面进驻西湖区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便民服务点,将医保服务网点延伸到群众身边。

  下放权限

  高频事项“街道有岗”

  “西湖区医疗保障局制定《西湖区街道、社区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事项档案清单》,将医保服务事项分别下放权限到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与区医保大厅统一政策标准、统一待遇保障、统一服务事项。”西湖区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医保业务中的参保登记、信息查询、出具凭证、异地备案等11项高频事项,全部在街道一级实现受理办结,保障医保服务“街道有岗”“前窗后办”,方便群众就近选择,只跑一次,把事办好。

  街道办理医保业务带来的便利,今年45岁的徐先生感触最深。10月9日,他在深圳出差时突发心衰紧急就医,10月12日即通过桃花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成功办理异地转诊。谈到这次住院,徐先生非常欣慰:“住院期间,我就一直担心医保问题,怕这笔费用回去报销不了。我打电话咨询了街道,他们用我的身份证号码马上就办理了异地转诊,我的住院费用在外地直接刷卡报销,减轻了我的压力,节省了时间。”

  减少奔波

  医保服务“社区有人”

  西湖区医疗保障局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经办服务能力的联络宣传、工作调度、监督考核等机制,加强对社区的业务指导和工作协同,将22项医保经办服务事项下沉到各社区帮办代办。在门诊慢特病认定、手工报销等审核时间长、材料多的业务上发挥社区作用,及时反馈问题,减少群众往返,用数据传输代替群众奔波。

  56岁的陈女士家住西湖区九洲街道国贸阳光社区,子女都在外地,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小区门口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办代办下,她成功缴纳了明年居民医保费用。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医保网上缴费我不太会,往年都是去西湖区医保大厅缴费,现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同志教我怎么用微信、怎么认证、怎么缴费,不用跑路更不用排队,还帮我打印缴费凭证,确实非常方便贴心”。

  压缩环节

  医保经办“网上有路”

  在延伸线下经办服务链条的同时,西湖区医疗保障局充分依托国家医保服务手机软件、江西医保网上服务大厅、南昌市“四级一体”服务平台和赣服通等,将30项医保经办服务事项全部开通网办渠道,大力推动非接触式网上业务受理,压缩业务环节,精简业务办理时限。

  9月,西湖区医疗保障局与江西省中医院合作试点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慢特病待遇“一站式”受理认定服务,将第一受理点转移至微信小程序,将法定办结时限压缩50%,进一步拓展医保专业办网上办渠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赣”出新答卷
   第05版:“赣”出新答卷
   第06版: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特别报道
   第07版:综合
   第08版:教育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资讯
   第12版:财贸
主动找上门 助企业纾困
文艺活动多 社区居民乐
建电动车棚 充电不“飞线”
积分管理制 让生活更好
就近办理 服务群众零距离
安心托幼 破解家长烦心事
党报帮你办
奶茶岂能没有奶
“老娘舅”调解室 筑起矛盾纠纷缓冲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