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e中心,推广纠纷求助警情分流处置新模式,大力推行“三官一律”(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进网格工作机制……这一项项举措的背后,是新余市渝水区政法机关以党建引领新时代政法工作的丰硕成果。
今年以来,渝水区政法机关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着力点,把创建模范机关与政法中心工作相结合,通过融合工作职能,构建长效机制,打造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
从严治党
“渝水清风”激发创新活力
清风劲吹扬正气,廉韵激荡沁人心。
廉政党课、廉政影片展映、任前廉政谈话、廉政提醒……在廉政教育大会上,渝水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喻建军带头讲授专题廉政党课。一股股强劲的“廉风”吹进渝水区委政法委。以学促“严”、以学促“廉”带起了一阵阵清风廉雨,净化着渝水政法,也为政法工作创新带来了动力。
通过聚焦和谐江西建设、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等重难点工作,渝水区委政法委找准党建与政法工作的结合点,运用“党建+”解题破局,释放出“1+1>2”的聚合效应。今年以来,该区牢固树立“让系统多运算”的理念,坚持向数据要警力、向研判要警力、向科技要警力。渝水区委政法委以“数据融合”为基础,加强综合指挥“一体联动”,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通过启动非警务类纠纷求助分流处置改革试点工作,调解率达84.6%。大力推进政法机关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运用,补录刑事案件518件,完成率100%。
政法为民
多元化解e中心解百姓难题
“这起物业纠纷涉及开发商,困扰我们很久了,你们只用了三天就解决了!”在新余市渝水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e中心,当事人陈某某满意地竖起了大拇指。
从金融纠纷、劳资纠纷、交通事故,到家庭婚姻、邻里纠纷……2021年8月,渝水区成立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e中心、区综治中心,各岗位都是党员带头,共同搭建“三心一体”矛盾多元化解网络。自启用以来,e中心已分流诉前纠纷6168件,调解成功2325件,今年民商事案件下降4.8%。
近年来,渝水区法院一心为民,坚持以党建“红色引擎”赋能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在提升审判执行质效的同时,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加大破产审判力度,审结21件破产和强制清算类案件,移送6件“执转破”案件。1件破产重整案被评为全省法院破产审判十大典型案例、3篇案例入选省法院《江西法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案例百案选》。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成立新余(渝水)知识产权审判庭,与区工商联成立涉企纠纷调解室,组建涉企案件速裁团队,推行涉企案件调解、速裁一站式专业化办理这一系列服务之举,广受辖区企业好评。
红色引擎
党建助推发出“检察好声音”
今年5月,新余市渝水区检察院联合区妇联、区关工委组建的“护蕾”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成立,这是该院推动未成年人家庭保护落实落地、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妙招”。
业务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到哪里。今年以来,渝水区检察院牢固树立“围绕检察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检察”理念,将党建工作作为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实现党建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出台非公有制企业维权联系机制和服务民营企业10条措施,推出“检察+工商联+企业家协会+商会+企业”服务模式,3个案例入选《百案汇》,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开设民营企业家“绿色通道”……通过创新“党建+”模式,该院深入推进党建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发出“检察好声音”。
“法润民生”
模范机关服务品牌入民心
“法润民生”是渝水区司法局打造渝水模范机关的重要服务品牌。近年来,该局扎实推进模范机关打造,通过“打造一个品牌,公开八项承诺”的模范机关打造举措,加强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广大司法行政干部主动投身于服务中心大局、服务法治建设、服务基层群众的热潮中,形成了浓厚干事创业氛围。
据介绍,该局先后制定了《区司法局模范机关打造工作方案》《区司法局打造“法润民生”党建品牌工作方案》等制度,以“法润民生”党建品牌的打造,推动模范司法行政机关打造落细落实。
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该局由政工室统筹推进模范打造54项措施,出台“讲政治、创业绩、优服务、负责任、守规矩”系列措施30条,每季度评选3名模范党员、3个模范股室,突出为民导向。此外,发挥理论学习作用,制定《区司法局法律专业知识学习计划》,召开全系统“渝快学”专题学习9次,将理论学习与业务能力培训相结合,涵养为民情怀。发挥实践练兵作用,开展“局长渝快办 所长跟班学”活动6期,局领导班子、各司法所长直接到窗口解答群众咨询109人次。(李井红 郭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