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永艳
生活中不乏付款时出现零头的现象,经营者大多将零头抹去,让利于民。而日前,大连一男子在某海鲜大排档消费了930.9元却被“反向抹零”收取了931元。对此,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反向抹零”属于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违法违规行为。
“反向抹零”看似商家获益,实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仅砸了商家招牌,坏了行业规矩,还抹掉了消费者的口碑和信任,最终损害的是商家的利益。
拒绝“反向抹零”并非小题大做。一毛钱虽少,但事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事关消费环境的公平公正。这样的维权行动,是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积极捍卫,也给投机取巧的经营者敲响警钟。对此类违法违规行为,职能部门不能放任不管,必须及时介入,引导商家守住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对经营者而言,须知这样的短视行为不可取。诚心为消费者服务、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是长久之道。作为消费者,要多一些这样的“小题大做”,莫让这种“习以为常”继续损害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