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民意 道发展 话未来

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举行
1月13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开启,8位委员先后亮相,就林长制、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职业教育等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答记者问。 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兵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瑞颖

  1月13日下午,南昌滨江宾馆大会堂二楼大厅气氛热烈,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这里举行。8位委员满怀参政议政热情走上“委员通道”,分享身边故事,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出谋划策。

  率先亮相的省政协委员刘宾以生动的事例,展现我省林长制取得的成效。2006年,南昌梅岭有1000多亩杉树林,承包给个人后,砍伐现象频现。实施林长制之后,几年下来,梅岭镇立新村的森林覆盖率从70%提升到95%。“生态好了,村民的口袋也鼓了。”刘宾说,环境改善后,村民办起民宿、农家乐,家庭年收入可达十七八万元。

  如何推动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落实?省政协委员万玲认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应在教育、就业、税收等方面出台配套支持措施;在生育津贴、育儿补贴、教育资助上给予更多保障;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托育服务体系,提高普惠性托育机构覆盖率;对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职工探索实施弹性工作制,落实男性育儿假、陪产假。

  “给教育投入再多也不为过,给学生关爱再多也不嫌多。”省政协委员黄勇介绍,为解决饭菜凉等问题,2019年起,新余在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和农村教学点探索开展“小荷工程”,提供免费洗澡、免费洗衣、伙食改善等服务。目前,“小荷工程”已累计投入资金4700余万元,覆盖新余市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和农村教学点,惠及5万多名农村学生。

  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职业学校应发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省政协委员刘胜表示,一方面要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形成产教融合共同体,让学生学的就是企业用的;另一方面要培养“双师”,既安排学校教师进入企业通过实操掌握新技术,又安排企业工程师担任专业课教师。

  引进人才,培养人才,重点是留住人才。说到“留住人才”,省政协委员钟华坦言 ,要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来赣留赣就业创业,应从政策引导、服务保障、宣传推介等方面赋能加码,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怎样让法律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致力于法治乡村建设研究的省政协委员张再芝认为,应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张再芝说,我省有634.19万名“法律明白人”,他们调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成为乡村振兴“领跑员”。

  同样带来乡村振兴故事的还有省政协委员胡国良,他推介了赋能乡村振兴的科技小院。科技小院是专家团队带领科技人员、研究生长期驻扎农村和生产第一线,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的服务平台。省科协联合江西农大已在全省创建了30个科技小院,涉及水稻、虾蟹、蜜柚等多个产业,成效明显。

  在“委员通道”现场,省政协委员杨西分享了他调研庐山改革发展时的经历:课题组8次赴庐山蹲点,邀请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和相关干部,多次召开座谈会,摸准情况、谈透问题;倾听干部职工的心声,面对面做好消除误解、理顺情绪工作;连续三年跟踪问效,确保调研成果落到实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天下
   第05版:“义利天下 2022江西社会责任企业(企业家)”推选活动专题论坛
   第06版:生态
   第07版:学与思
省人大代表分组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听民意 道发展 话未来
省人大代表分组审议“两院”工作报告
省人大代表分组审议“生态报告”和各项决议草案
江西新闻客户端实现“双突破”
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收到提案626件
保障节日市场供应
我省召开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视频调度推进会
畅叙鱼水情深 共话军地发展
我省两地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乡村文化生活“富”起来
图片新闻
龙回新貌
江西优势产业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