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

用实干实绩走好职教改革赶考路

学校多措并举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

  蓝图绘就风正劲,踔厉奋发正当时。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多种载体宣传喜闻乐见的活动,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强化领学促学

  掀起全校学习热潮

  统筹谋划有高度。根据中央及省委部署,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有关宣讲工作的要求,学校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学习宣讲工作方案,周密部署安排,明确责任分工,编写宣讲提纲,开展宣讲培训。学校党委和各级党组织,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校党员干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交流研讨,分享心得体会,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深入把握其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并将其作为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精神指引和行动指南。全校开展各类学习活动260余场,撰写心得体会、学习报告860余篇。

  示范带头有热度。学校积极发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头作用,党委书记吴小平和党委副书记、院长彭元带头深入基层党组织、学生课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所联系学院、班级宣讲,与同学们面对面开展交流;基层党组织书记精心备课,或以党课的形式,或以专题思政课的形式,面向本单位师生开展面对面、近距离的宣讲交流,进一步拓展“书记讲党课”的途径,增强“党员下班级”的实效。目前,校领导班子成员已宣讲32场,基层党支部书记宣讲交流169场,全员培训60余次,迅速掀起学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拓展学习形式

  推动宣传入脑入心

  形式多样有宽度。学校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校师生必修课,以宣讲报告、现场教学、专题党课等方式,举办各类培训班、学习班、读书会、报告会、讲坛讲座等,依托课堂教学、主题党团日、实地践学等学习载体,充分发挥好“四史”教育馆、“江西风景独好”展厅、红园等红色基地教育作用,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题,分层次、分批次、全覆盖开展学习辅导。

  学思践悟有深度。校党委召开专题党委会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班子成员带头集中学报告、深入谈体会,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充分利用政治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党团例会、“三会一课”、党日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各种学习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召开“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制作学习宣传的课件、教案、试题库,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全要素进教材、高质量进课堂、深层次进头脑;组织教职员工在线收看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所作的宣讲报告,收看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的专题宣讲报告;邀请省供销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晓刚来校宣讲,同干部师生代表座谈交流;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文兰英校友宣讲,并在线上同师生代表交流研讨;邀请江西省青年讲师团成员陈磊来校作专题宣讲报告,引导青年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目前,学校开展分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宣讲320余场,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

  加强宣传引导

  凝聚师生思想共识

  研究阐释有厚度。学校建立由校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组成的五支宣讲队伍,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班级、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举办科级干部培训班、辅导员培训班、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推动学习入脑入心。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理论研究阐释,学校科研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列出一批重点选题,开展专题研究,撰写一批有思想含量、学术质量的理论文章,力争推出一批有质量、有分量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提升宣讲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能力和水平。

  创新宣传有广度。学校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网络、宣传栏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开设“聚焦二十大”专栏,刊发、播报学习动态信息,及时跟进师生员工的热烈反响。发放《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等系列学习读物,为党员干部提供权威、准确的学习读本。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丰富方法手段,精心制作80部专题“红色微课”微视频,并积极发布推送党的二十大新闻报道、专家评论和权威解读,全方位展现师生学习动态和心得体会,持续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浓厚校园氛围,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抓好贯彻落实

  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学做结合有力度。学校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干好当前、谋划未来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思路举措和精神动力,瞄准“理念先进、管理精细、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全国知名”办学定位,紧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用实干实绩将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关于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诸成效,扎实做好党的建设、学生发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产教融合、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工作,全面提升师生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力推动学校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有温度。学校将继续按照“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的要求,将学习宣传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国家高水平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内涵发展主线,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本办学模式,运用教育教学数字化手段,不断凝练具有“旅商”特色的办学理念;抢抓机遇、敢闯敢试、踔厉奋发、攻坚克难、勇争一流,以“冒热气、接地气”的方式和形式,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坚定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积极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深化“三全育人”

  构筑思政立体课堂

  体系建设有进度。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铸牢“课程、活动、场所、网络”四根主梁,聚焦夯实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政活动、活动思政,思政场所、场所思政,思政网络、网络思政”八根支柱,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政元素融入人才培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四平八稳地架撑起思政育人宏伟工程的“梁”和“柱”,不折不扣打牢思政育人的“根”和“基”,进一步做实做活做红做正思政课协同育人体系机制,真正构建“时时皆思政,处处是课堂”的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思政育人有精度。学校通过构筑“四梁八柱”联动的思政课立体课堂,巩固深化提高思政课教育实效,学生的思想素养和专业技能不断提升。李崇玉、肖琪昳两名同学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朱林生同学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肖美珍同学荣获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金牌,郑御霖、邱文玲同学获得江西省“最美大学生”提名奖。学校在江西省高校思政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和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15项,6门课程入选全国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师生先后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励249人次、省级855人次,多次入选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祝海南 文/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金融·资讯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综合
   第12版:教育
用实干实绩走好职教改革赶考路
“五育融合”教育理念下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
移风易俗树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