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扫二维码 看相关视频

  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玉珍 熊修吉

  大国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重申“两个毫不动摇”的同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江西实践

  民营经济是江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旗帜鲜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先后出台降本增效“30条”、助企纾困“28条”、稳经济“43条”及接续措施“24条”、巩固提升经济“28条”等一系列扶持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近年来,江西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省民营企业超115万家,拥有各类经营主体400多万户。

  春潮涌动,千帆竞发。

  2月24日,在分宜县湖泽镇分宜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埋头苦干,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全国人大代表、分宜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制造分厂副厂长袁建来到生产车间,盯设备、盯安全。从参加工作起,袁建就一头扎进了设备维修改造一线。20多年来,他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执着的创新精神,破解了一批生产上的难题和技术瓶颈,为企业节约成本100多万元。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既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全国两会前,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在赣全国人大代表对工业企业开展集中视察活动。“有的民营企业扩大发展规模,有的加大创新力度,有的抢抓新机遇,有的加快转型升级……”袁建说,集中视察时深刻地感受到,江西民营企业迎难而上、苦练内功,各地精准施策、惠企纾困,民营企业韧劲与活力不断彰显。

  近年来,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准入准营“一照通办”改革,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一日办结、零成本。全省不少地方推出企业家早餐会、政企圆桌会、恳谈会等政企沟通活动,及时为企业解决复工复产、要素保障等急难愁盼问题。去年全省为经营主体减负超2000亿元。

  袁建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企业也得益于惠企帮扶政策,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干劲。

  2020年,受疫情影响,分宜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物流受阻,原材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企业面临开工难、销售难等问题。在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协调下,企业享受了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及稳岗补贴等一系列惠企纾困政策。“党委政府‘真金白银’的帮助,让我们渡过了难关。”袁建说。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区域发展的生产力、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当前正是全力拼经济的好时期。袁建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民营企业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动力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同时,企业应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拼经济、抢速度,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代表委员畅谈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
~~~——访全国人大代表刘勇
~~~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2023全国两会特刊
   第03版:2023全国两会特刊
   第04版:2023全国两会特刊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深读
   第07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第08版:要闻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市域
把美丽江西的蓝图变成实景图
读懂“自己人”的深意
保电力供应 添发展后劲
庆祝自己的节日
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帮助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