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九江讯 (通讯员华庚乔)近年来,九江市聚焦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法治需求,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着力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法治组合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成立九江市综合性法律服务团,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资源为一体,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性法律服务。律师行业开展“万所联万会”活动,对商会、企业进行“量身体检”,为全市规模企业的法治环境保障、公司治理结构、风险防范化解等方面开展“法治体检”。59家律师事务所与128家商会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培训29次、座谈45次、普法宣讲33次、风险排查22次、化解矛盾64次。公证行业主动探索,不断创新,逐步走出“公证+司法辅助”“公证+行政执法”“公证+金融”等“公证+”新路径,为公权运行和私权救济提供系统连续的个性化保障服务。2022年办理国内民事公证约2.5万件,办理涉外公证2000余件。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拓展“免罚清单”领域。形成包含33个行政执法领域共计328项不予处罚不予强制事项清单,对不涉及生命健康、公共安全以及生态环保等领域首次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容错管理,以务实举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22年,市本级办理适用免罚清单案件总数4503件,免予罚款数额1258万元。
彰显执法温度,保护经营主体。建立中小微民营企业免费法律咨询平台,大力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多措并举为企业纾困解难促发展。全市全年按照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共办理行政事项12.29万项。扎实开展“行政复议进园区、商会、企业”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先后进园区66次、进商会37次、进企业65次。设置行政复议联系点54个,建立行政争议化解中心8个,成功化解涉企纠纷3件,纠错4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730.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