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乐安县湖溪乡梅溪村蔬菜种植基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大棚内的西葫芦个个体态饱满,数十位村民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省住建厅选调生、梅溪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刘飞萍看到眼前忙碌的景象,露出了笑容。
近年来,梅溪村以创评“红旗党支部”为契机,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通过整合资源发展产业,实现从“经济薄弱村”到“先进村”的华丽转身。
昔日臭水塘变成小游园
梅溪村是我省“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去年2月,刘飞萍来到梅溪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他发现,村委会后面的池塘漂浮着大量水葫芦和垃圾,散发着难闻的气味。随后他在梅溪村下辖5个自然村的9个池塘均发现存在水体发臭的情况。
优美的人居环境是建设文明村居的前提。去年,梅溪村争取到省住建厅、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乐安县蔬菜办和县乡村振兴局的帮扶资金,全部用于村里的环境整治、蔬菜产业发展和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
抽干池塘、清理淤泥、换水……一个月后,村委会旁的臭水塘变成了小游园,成了村民饭后散步的好去处。梅溪5个自然村也全部安装了太阳能高杆路灯,村民房屋的外立面请了美术师彩绘。如今的梅溪村,沥青路面干净整洁,鱼塘碧绿清澈,休闲广场设施齐全,面貌焕然一新。
打造“一老一小”幸福家园
梅溪村有留守儿童50多名、空巢老人近40名。该村把基层党建与村风文明建设结合,筹集资金,利用梅溪村小学的闲置场地打造“一老一小”幸福家园。
58岁的村民吴盲生是空巢老人,右腿残疾的他和读小学四年级的孙女一起留守家中。有了“幸福之家”,吴盲生再也不用为吃饭发愁了,孙女在“童心港湾”找到了更多的快乐。
“童伴之家”“童心港湾”设在学校二楼,党员刘翠翠每周末都会组织孩子们开展歌舞、体育、绘画等活动,让家长在外务工更放心。
梅溪村党支部书记万乐宾介绍,以往,村民闲暇之余除了打牌,少有其他娱乐活动,自从建设了“文娱之家”,妇女晚上跳广场舞,男人打篮球、乒乓球,老人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不仅丰富了村民生活,也融洽了邻里关系。
蔬菜大棚种出好“丰”景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梅溪村流转了土塘村小组耕地260亩,建设蔬菜大棚,以“龙头公司+村办公司+农户”合作经营方式,带动村民致富。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1万元。
50岁的脱贫户吴新平今年没有外出务工,一家人在6号蔬菜大棚承包种植西葫芦,仅此一项能为他家带来8万元年收入。
乐安县绿巨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西葫芦成熟后采摘期可达4个月,年亩产量5000公斤,产品发往江苏、湖南等地的蔬菜市场,根本不愁销路。
刘飞萍介绍,蔬菜大棚前期投入,包括水、路、电、土地平整、测土配方、大棚搭建等投入均由政府承担,种植基地每天至少安排20多人干活,农忙时有100多人在这里打零工。
得益于帮扶单位省住建厅的销售渠道,梅溪村发展了大米、菜油、莲子、双孢菇等业态,不仅村民腰包鼓了,也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同时,该村创立了“湖欣铺子”电商品牌,注册了“杨梅嵊”产品商标,开办网店,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去年,梅溪村荣获江西省乡村振兴局公益“100+”大赛良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