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阳明书院耀神州

  □ 胡刚毅 胡思琦

  冬去春来,吉安市青原山古木葱郁,鸟语花香;天空晴好,一碧如洗。笔者陪同一批客人慕名前来参观风景秀美的阳明书院。我们来到书院门口,只见一座古色古香、庄严肃穆的大院赫然在目。这是2013年才竣工的一项工程,2014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原先因年久失修,成为一堆断垣残壁。2012年10月,阳明书院复建工程启动。当地政府遵循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原则,采用砖木建筑结构,按照当年景象进行全面修复。导游介绍:“书院坐东北朝西南,分南北两院。南院为教工楼、号房、庖湢;中轴线上依次为传心堂、五贤祠、魁星阁、前后三进;北院为核室……”

  王阳明的弟子为何选择在此建书院?导游侃侃而谈这段历史。先说说王阳明吧!他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名守仁,浙江余姚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他是宋明时期心学集大成者。他创立的“致良知”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

  选择在青原山?大有深意。青原山有座远近闻名的千年古刹——净居寺。文人墨客都会到净居寺、青原山游览参观。这里山清水秀、禅意浓浓。刚到庐陵当知县,王阳明接触到许多当地百姓,大多纯朴善良,但也有刁钻古怪之徒,对此,是放任自流,还是怎样?王阳明首先想到的是教育,是感化。他要宣传“王学”思想。“王学”打破了程朱理学的框架,建立了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思想体系,高扬人的价值和地位,强调道德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别开生面的人生哲学。比如:“致良知”核心是明是非,在正义面前,当仁不让,当事不让,知行合一,是难能可贵的担当精神。又比如“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等,表达了他关心的是世道人心,希望将道德伦理融入人们的日常行为,以良知代替私欲,提升精神境界。知名学者杜维明指出:“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选在青原山办学堂,有三方面因素:一是受“天人合一”思想影响。胜境读书,将身心与山川自然融为一体,有利于潜思进学,存心养性,净化和陶冶心灵情操;二是受佛教禅林浸染。“天下名山僧占多。”历来名山古刹既有藏书,又得以随僧斋食,故文士多隐身寺庙,读书山林。三是王阳明和弟子们追求旷远、闲逸,希望远避市井喧嚣,有着渴望徜徉山泉林石的隐逸情怀。他们集仕宦与儒者于一身,寓讲学于游玩之中,不亦乐乎?

  走过门斗、传心堂,大家边参观边聊边体味……

  明朝正德五年(1510),时任庐陵知县的王守仁与邹守益在青原山开讲“良知之学”。此后,每年春、秋两季在青原山讲座,倡良导知之学,八方学者云集于此,每次数百人,多时千余人。这里成为当时全国讲会的中心之一,其后,讲者众,并置学田。王阳明去世后,每年春秋两季,青原山都要举办大型“王学”讲会。讲会时,大江南北王门弟子不远千里而来,庐陵因此被誉为“理学之邦”。阳明书院因此被誉为“东南邹鲁,西江杏坛”。明万历年间,吉安九县学者先在净居寺北侧设置青原会馆,后因讲学规模宏大,影响了净居寺正常佛事活动。王门弟子邹元标等人倡议,建会馆于翠屏山之阳。清道光十九年,会馆年久失修。吉安知府鹿春如倡导建立阳明书院于如今之地。光绪年间废除科举,书院停课。新中国成立后,阳明书院先后为青原山康复医院、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员工宿舍。1994年,阳明书院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到五贤祠,哪“五贤”大家格外好奇。了解到“五贤”指王守仁、邹守益、聂豹、欧阳德、罗洪先。邹守益,安福人,明代科举探花。罗洪先,明朝嘉靖年间殿试状元。他们都是庐陵的名士,对推动和传播“王学”思想和庐陵文化功不可没。

  我们走到大天井,周围两层木质教学楼房,八间教室均为展览室,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记载着坎坎坷坷又光炳千秋的岁月:阳明书院、青原讲会、德化乡里、发展阶段、宗族谱牒、祭祀祖先……这是一段辉煌的历史,是一座包罗万象的宝库。

  临别。伫立在青原山阳明书院旁,细细倾听,一泓至真至纯的精神清泉于天地间奔涌不息、源远流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综合
   第07版:资讯
   第08版:民生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品鉴
共研朱墨作春山
阳明书院耀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