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2.4万份

国家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全面启动上线

  新华社三亚4月2日电 (记者罗江、陈凯姿)2日,记者从正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的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获悉,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已基本完成任务,目前征集和收集到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12.4万份。

  在本次大会举办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成果展上,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介绍说,目前已开展了31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2323个县(市、区、旗、生态区)的普查征集和679个县(市、区、旗、生态区)的调查收集。

  据介绍,经初步比对,新征集和收集的12.4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包括一大批特色、特有或特异的种质资源。除了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之外,有些还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或在食用、保健等方面具有特殊功能,在乡村振兴中具有较大的潜在利用价值。

  “下一步将做好查漏补缺和收尾工作,保证任务全面高质量完成。”刘旭表示,“此外,新收集资源的移交和编目入库(圃)工作,将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同时撰写发布普查工作报告,全面总结普查行动成果,分析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出科学建议。”

  新华社三亚4月2日电 (记者陈凯姿、罗江)2日,记者从正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的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获悉,国家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全面启动上线。

  据介绍,该平台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牵头建设,是国内首个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平台聚焦水稻产业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打通水稻生产、储备、市场、贸易、消费和科技全产业链,将深化大数据在水稻产业领域应用,推动我国水稻产业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平台聚焦水稻产业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打通水稻生产、储备、市场、贸易、消费和科技全产业链,将深化大数据在水稻产业领域应用,推动我国水稻产业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资讯
   第12版:产经
凝心铸魂向复兴
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2023年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启动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发现至少196个新物种
春茶飘香
学生运动技能等级测评将进入“标准”时代
我国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2.4万份
我省开发首个乡村“四旁”林木碳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