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织密健康网 守护每座城

——我省公共卫生建设纪实

  本报全媒体记者 钟秋兰

  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人们“看了山看了海,也在景区看了人山和人海”。这样的红火热闹,只因我省及时健全预警响应机制,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守护每座城的人间烟火气。

  公共卫生建设持续进步

  现实有需求,人民有期盼。2021年1月25日,我省发布《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能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保障制度和协作模式,建立相应的督促、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首先,坚持医防融合,建立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责清单。其次,坚持平战结合,既满足“战”时快速反应、集中救治,又充分考虑平时的职责任务和运行成本。

  多个公共卫生建设项目启动。2022年2月,国家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江西医院、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中日友好医院江西医院相继在南昌破土动工。随后,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陆续在我省挂牌。2022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江西省儿童医学中心)开诊,全国儿科综合实力排名第三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派出新生儿科、呼吸科、骨科、儿保科等17位专家进驻。

  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江西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井然有序。经过三年建设,独栋的感染大楼与其他病区间实现平战转换,病人医生在各自专用通道进出。

  4月初,在江西省儿童医院红谷滩院区,正带着3岁孩子在发热门诊看病的李丽点赞道:“开始很担心甲流爆发期在医院被交叉感染,没想到这里有独立的发热门诊区,孩子在这里就完成了挂号、就诊、化验、取药等医疗服务。现在,医院对传染类疾病的管理水平大大提升了。”

  防控救治能力持续提升

  国家有力量,人民有保障。不仅公共卫生建设项目不断涌现,三年来,我省疾控人织牢风险识别网、疫情处置网、健康防护网,圆满完成疾病防控各项任务。

  面对新冠疫情,江西省疾控中心与病毒赛跑、与时间赛跑。仅2022年就先后参与全省40余起本土新冠疫情处置工作;累计完成36轮22万余管新冠样本检测、264批次520例新冠感染病例的基因测序工作。三年来,我省有效处置输入及关联疫情200多起,绝大部分在第一时间有效控制。

  如今,以传染病监测为重点的监测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共设置传染病监测点285个,覆盖13种急性传染病;现场流调能力得到稳步提升,建立了跨区域调动支援机制;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控机制不断完善,艾滋病检测发现和救治保障工作正在大力推进;设立一个省级癌症中心、四个市级癌症中心和11个县(区)肿瘤防治办公室,探索推进癌症分级诊疗制度。

  各项疾病防控重点工作“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1亿人次;接种免疫规划疫苗897万剂次,以乡(镇)为单位,乙肝、卡介苗等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90%以上;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稳居全国前列;艾滋病维持低流行态势……

  聚焦新领域、新项目,我省首次开展非临床样本霍乱弧菌专项监测和蜱传病原菌专项监测;参与编写全国心血管事件发病报告;首次绘制我省野生毒蘑菇风险等级地图;首次建成并启用江西省疫情管控管理平台,初步实现跨区域协查工作日清日结;建立全省首个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全流程平台,实现急性传染病的追阳断链、协查管理、流调分析等疫情处置全流程信息闭环化管理。

  目前,我省共储备公共卫生项目770个,总投资达859亿元。三年来,我省在全省范围构建省市县三级救治体系,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为健康江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看一家大型国有农场的转型发展之路
英语专业布点数最多、毕业生在企就业占比56.71%~~~
~~~
~~~——我省公共卫生建设纪实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区域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资讯
   第12版:文体
双金,绿满青山写传奇
数据里的本科教学质量
露营经济火热
织密健康网 守护每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