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发”出圈 “知播”突围

——短视频行业观察

  □ 凌 瀚

  不久前,《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亿,超过即时通讯(10.38亿),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近四分之一新网民因短视频触网,短视频“纳新”能力远超即时通讯。新入网的网民中,24.3%的人第一次上网时使用的是短视频应用。这份报告还显示,获取新闻资讯及学习相关知识成为用户收看短视频的重要原因。

  这不由让人联想到“感动中国”的“银发知播”群体。这个由13位老院士、老教授,中小学老教师组成的,平均年龄77岁的短视频博主群体不久前荣获了“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集体奖。这些老人退休后转战互联网,把“短视频变成科普课堂”,将拼音、电工、天文、物理、文学等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大众,“春蚕不老,夕阳正红。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能量……”

  “银发知播”的出圈,感动了无数人。人们赞叹他们不惧年高,在汹涌的数字浪潮中主动拥抱新技术,在互联网平台发光发热,将大流量汇聚成正能量的“青春模样”。87岁的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是首位在短视频平台开设主体账号的院士。这位骑自行车的“80后追风少年”在视频里用新潮的话语方式,讲解中国探索海洋的故事;一头利落的花白头发,一件朴素的摄影马甲,73岁的上海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打出“不刷题”的“旗号”,在直播间里科普物理常识、演示趣味物理实验……“银发知播”的出圈让我们看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短视频行业正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

  “纳新”有温度,短视频热情拥抱“银发一族”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许多老年人不再承担重要的生产力角色,他们从核心社会关系中逐渐退场,也似乎与互联网、与短视频这类新潮的玩意儿无缘。

  然而近年来,得益于我国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的持续推进,老年群体连网、上网、用网的需求活力不断激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60岁及以上网民近1.2亿。老年群体加速融入网络社会,成为活跃移动网民重要增量来源。“银发一族”不仅成为互联网的使用者,他们还利用互联网,成为内容创造者。

  打开短视频,我们会发现“银发博主”并不鲜见。这些老年人一改从前人们脑中行动迟缓、思想保守的刻板印象,利用自己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学识特长等在短视频上大显身手。有的秀身材、有的秀口才、有的秀学识、有的秀厨艺,他们有的教人做美食,有的教人养生,有的教人穿搭,还有的记录自己的旅行……他们拥有了庞大粉丝群,成了“银发网红”。

  “银发网红”中还有不少来自农村。这些质朴、善良、勤劳的大爷大娘,在城镇化的浪潮中逐渐被忽视、被边缘化,但是短视频把他们拉到网络社会的“聚光灯”下,他们在短视频中记录自己的乡村生活、推介乡村美景、展示非遗技艺……他们创造的流量让乡村的美景、乡村的生活、乡村的物产随着他们“出圈”;他们的出现让人们更加关注农村,关注乡村振兴。

  有研究机构认为,在政府引导、平台扶持以及市场驱动下,“银发网红”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和商业模式。而众多敏感的短视频机构早已捕捉到了这一片蓝海,大量的“老年网红”被迅速孵化。

  从“吃播”到“知播”,短视频内容生产凸显品质追求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最早接触到的短视频或许是吃播、搞怪等内容。短视频在诞生之初,正是以其强大的情绪调动能力,低门槛、低成本的准入模式和碎片化浏览等“大众友好”特性,受到青睐。为了迎合受众浅层次的精神快感和“短平快”的信息获取需求,那段时期各平台的内容以吃播、生活段子、歌舞表演为主,泛娱乐的特点非常鲜明。之后,短视频行业爆发式生长,“短视频引流+直播变现”、短视频营销、网红经济等商业模式之下,一些博主为了吸引流量使出了百般武艺,有的甚至剑走偏锋,寻求感官刺激、炫富消费、猎奇行为等“出奇制胜”的“招数”。短视频行业一度出现了低俗、媚俗的乱象。

  随着短视频用户规模的扩大,受众需求日益多元,越来越多的受众不再满足于搞笑和解压,大家希望从短视频中获取更多实用的知识、资讯、观点和技能。

  面对受众消费升级的需求,各大平台纷纷加码知识内容布局,相继推出泛知识类板块。这些板块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专业领域,也包含美食、时尚、健身、养生、育儿等生活类内容。一些专业机构、媒体纷纷投身于泛知识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一些学有专长的博主通过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和通俗有趣的讲述,给知识插上了翅膀,让受众在碎片化的时间中不仅能娱乐,也能学习。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在抖音上讲“好玩得要死”的古典文学,吸引了700多万粉丝。在一个视频里,他讲“又幽默、又豁达、又善良”“人见人爱”的苏东坡,获得了超过27万的点赞,8000余条评论中大多是对苏东坡其人、其诗、其书的探讨,粉丝们在评论区开起了“研讨会”。而“不刷题的吴姥姥”粉丝量也超过400万。置顶的一条视频中,“吴姥姥”通过实验讲述角动量守恒,评论区里9000多条评论,全是关于“角动量守恒”,提问的、解答的,俨然是一个物理课堂。知播与用户、博主与粉丝双向奔赴,完成一次知识或者观点的传递,这是泛知识类短视频的最大特点:用户黏性强,粉丝活跃度高。或者这就是知识传播该有的样子。

  不只是专家教授,不只是“银发知播”,不同年龄、不同身份,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民间高手,还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出现在不同的平台上,成为泛知识类短视频博主:经济学家讲如何防范金融骗局,社会学者科普如何面对恋爱婚姻中的亲密关系,果园主讲如何管理果园,铆焊师傅则分享铆焊经验,宝妈们分享育儿心得……短视频的内容生态不断延展,新闻、影视、生活、美食、教育、旅游、科普、文化、情感、保健、育儿等内容样态不断丰富。

  泛知识大潮来袭, “学习”成为短视频的行业焦点

  “获取新闻资讯及学习相关知识成为用户收看短视频的重要原因。”这是《报告》中最引人关注的表述。高品质的知识类视频,既是用户的需要,也是行业升级的需要,更是平台做大做强的需要。近年来,各平台把深耕泛知识类内容生态作为平台建设的重要举措,这使得“泛知识”站在了短视频行业的风口,泛知识类短视频迎来了快速发展。《2022快手泛知识内容生态报告》显示,2021年该平台内的泛知识内容播放量相比2020年增长58.11%,2021年有超过3300万场泛知识直播。而B站累计播放时长最高的前10个视频,有7条是知识类、课程类的视频,其中播放时长最高的是UP主“宋浩老师官方”的高等数学教学视频,宋浩老师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视频,在B站的播放量累计近1亿。

  “某某是一个学习的网站”,人们对于平台喊出的诸如此类的口号已不觉新鲜。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各大平台上“学习体量”大到令人吃惊——仍然是B站的统计,截至今年3月,该平台上的泛知识内容在平台整体占比达到了41%。相比3年前,知识类创作者同比增长86%,相关投稿量同比增长199%。2022年有2.43亿年轻人在该平台观看了知识类的内容,这个数字是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的5.5倍。另外,该平台已累计入驻名师学者645位,不少讲师上线了专业课程。

  由于短视频强势且高效的参与和介入,公众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改变,知识获取方法正发生颠覆性变革。传授知识的不仅仅只有专业教师与学者,内容平台成为融合型、开放式的“在线课堂”。人们对知识的获取不再局限于课堂,以视频形式制作和传播的知识内容非常受欢迎。另一方面,网络社区成为知识视频存在的土壤,用户在社区内与知识创作者互动,在互动过程里获取、修正知识,或者由接受者转化为视频的创作者……众多的知识视频平台已然成为一个个开放、自洽的知识生态系统。

  10.12亿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168分钟——短视频已经深刻且全面地融入用户生活、嵌入社会日常,而保证内容的健康、丰富、高品质,自然成了短视频行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第十届网络视听大会上,“学习”成为这个行业的焦点。平台的觉醒和自觉无疑让人振奋且充满期待。

  (压题图为荣获“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集体奖的“银发知播”群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区域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资讯
   第12版:文体
“银发”出圈 “知播”突围
走向内心
向祖国蓝天深情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