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地“交界村”告别出行难

樟树店下镇90天修通芦岭村出山路助村民增收
本报全媒体记者 洪怀峰 邮箱:404256486@qq.com 电话:13607089528
芦岭村的出山路。 本报全媒体记者 洪怀峰摄

  樟树市店下镇芦岭村地处大山深处,与新干县桃溪乡、丰城市石江乡接壤,是典型的三地交界村,是店下镇乃至樟树市与周边县市交流的一个重要节点,但长期以来,三地村民日常交流、山货交易,只靠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芦岭村盛产竹笋、葛根、茶叶、山茶油等,多年来苦于没有一条连通三地的大路,不仅山货出村不易,旅游资源也得不到开发利用。为破解群众出行难题,店下镇通过争资立项等举措,于今年2月底打通了芦岭村的出山路,惠及樟树、丰城、新干三地山区4000余户村民。

  交通不畅山货出不了村

  “看见屋,走到哭;望见山,脚走酸。”芦岭村村民黄红新告诉记者,村里与新干县、丰城市连通的山路宽不到1米,长不到2公里,路的尽头分成两个岔路口,一端通往新干县桃溪乡,另一端连着丰城市石江乡。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三地村民世代通婚,但是走一趟亲戚,来回要3小时。

  除了出行不便,村里2000亩竹林产出的冬笋和春笋,因运输困难,销售也不畅。到当地知名景区玉华山旅游的游人,也很少进村消费。

  “周边的村子利用玉华山景区资源,办农庄、卖山货,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村却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村民陈国兰告诉记者,他们都盼着村里能修通一条出山的水泥路。

  干群合力90天打通出山路

  “路不通,干什么都不成,一定要想方设法打通出山路。”芦岭村群众的“心上事”成了店下镇党委政府的“上心事”。

  不过,修路并非易事。资金从哪里来、审批立项的手续怎么办,修路占用村民的林地、山地怎么算等一个个问题,都是修路的必答题。

  为此,店下镇政府多次组织土管和规划部门,联合镇人大代表、村干部、村民代表等,实地上山勘测、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并聘请专业公司规划设计、编制预算。同时,店下镇政府还积极与樟树市林业、发改委等部门沟通,安排专人办理修路项目立项、林地属性调整等手续,依法依规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

  “经过反复调研与商议,大家一致同意将原有山路进行降坡、拉直,拓宽并硬化至4米。经测算,此次修路资金约需 100万元。”店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世凡向记者介绍,由于芦岭村有移民人口,店下镇移民办和芦岭村民委员会通过争资立项,向樟树市水利局申请到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91.53万元,不足部分通过村民筹工筹劳方式解决。

  去年12月,修路的喜讯传到芦岭村,村民不仅踊跃出工出力,还纷纷无偿让出自家山地,主动砍掉自家山上影响修路的毛竹、树木。

  干群齐心,其利断金。经过90天的紧张施工,今年2月底,一条崭新的水泥路建成通车了。

  一条路走活一个村

  “要致富,先修路。”黄红新对此有深切体会,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一天卖两车竹子,收入7000元,但要请32名工人,每人每天工钱150元,仅人工费就要4800元。现在有路了,货车可直接开进村,只要请12名工人,省下很大一笔人工成本。

  “现在卖竹子可以赚更多的钱。”黄红新开心地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人还经常开着小车到隔壁的新干县走亲戚,以前要绕行10多公里,来回一趟要2个多小时,现在来回50分钟就足够了。

  路通后,从村里经过进玉华山景区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陈国兰见状开起了农家乐,还卖山货。“今年‘五一’期间,农家乐营业收入有2万元,纯利润4000元。”陈国兰说。

  一路通,百业兴。去年底,店下镇政府与一家文旅企业共同开发打造的民宿项目也将于5月20日开业,通过务工、盘活老屋资源、林地流转以及辐射带动作用,芦岭村村民的口袋将越来越鼓。

  “下一步,我们要在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同时对芦岭村等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有序开发,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杨世凡表示,要以修通出山路为契机,充分利用芦岭村的生态与区位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群众的幸福靠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樟树店下镇90天修通芦岭村出山路助村民增收
~~~
~~~
学直播 写脚本 做网红~~~
~~~
~~~
鹰潭市月湖区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停摆~~~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江西四周年特别报道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学与思
   第12版:文体
三地“交界村”告别出行难
党报帮你办
拥抱世界无需赶场
洪城商圈老商户“充电”赶新潮
“邻里疏导馆”解纠纷
家校合育进社区
惠民融资机构变“坑民”平台
数字化监管除忧
移民安置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