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水县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有力举措稳定财政运行、推动改革发展、改善基本民生、防范化解风险,增强财政投入精准度,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紧要处”,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得到财政部及省财政厅表彰。
惠企纾困稳发展
“真是‘及时雨’啊,多亏了这笔贷款,解决了我们公司的大难题。”近日,江西祐席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小明通过“财园信贷通”获批贷款50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近年来,吉水县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推进“财园信贷通”工作,及时为企业办理贷款续贷业务。
去年,吉水县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约3.24亿元,留抵退税达1.2亿元;为景旺电子、旭昇电子、金诚新材料、宏润香料等工业企业兑现新增固定资产、外贸出口、供需对接等各类惠企政策奖励金额约1917万元;“财园信贷通”贷款余额2.49亿元,“真金白银”帮助82户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并推出“巾帼创业贷”“融易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创新模式促振兴
“我县创新推出‘守护农村脱贫群众保险’(守护保)产品,建立‘防贫保+乡村振兴保+守护保’三保联合防贫机制,县财政投入397.84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农民参保,‘财政民生’向‘社会民生’转变,实现‘精准供血’。”吉水县财政局债务金融股工作人员周建华介绍。该县全面深化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构建“三保”救助补偿新模式,既普惠全县农村群众,又重点保障“三类群体”,切实兜牢民生底线,增进人民福祉。
近年来,吉水县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好“土特产”文章,增强农村发展的动能;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国家级、省市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41家,推进黄桥田园综合体、鹅鸭鸽“吉禽三宝”、双村院士辣椒、水南腐竹等特色产业绿色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2022年,吉水县投入衔接资金达1.1亿元,其中用于产业发展资金达2827万元;投入2.4亿元建设8.2万亩高标准农田,发放惠农补贴金额达3.88亿元。
提质增效惠民生
日前,走进吉水县东山小学项目建设工地,工人正在铺设操场,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近年来,吉水县始终坚持民生为本,投入6150万元建设东山小学、水南中心小学,今年9月东山小学将迎来第一批学生。
吉水县以稳增长为中心,以保民生为重点,牢固树立“人民至上、民生为先”的用财导向,进一步做好项目与资金的精准匹配;精准补短板、强弱项,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持续投入资金,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织密民生工程保障网。2022年,该县民生支出达40.79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的85%,比上年度增长4.6%;投入8300万元支持新建改建中心幼儿园、城西幼儿园等4所公立幼儿园,投入资金1146万元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投入3.8亿元用于县妇幼保健院迁建、县医院整体功能提升和水南等4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邓维华 厉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