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倪可心
在本届环鄱赛南昌站队伍介绍环节,两名江西籍本土选手——周克强、范伟代表萨瓦自行车队登台亮相,引起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欢呼。9月15日19时30分,记者在萍乡武功山见到了正在为次日皇后赛段比赛作准备的两位车手。
“武功山站的比赛十分重要,是我在本届环鄱赛中站上最高领奖台的最后机会。”周克强一边设置GPS码表一边说,言语间透露出对大中华最佳粉衫不变的初心与向往。
采访中,周克强回忆起了与环鄱赛的初遇。2010年首届环鄱赛南昌站,当时正读高二的周克强在赛道旁被国际赛事的现场氛围深深感染。“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我想骑车,我想参加环鄱赛。”
2011年起,周克强正式开启了骑行生涯。2015年,经过多年业余赛事历练的他,在第六届环鄱赛南昌站再次目睹了职业车手的实力。“职业选手的速度、技巧、体能都是我不可想象的,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审视自己与职业车手之间的差距,并制定了严苛的训练与健身计划,每天高强度训练,风雨无阻。”周克强说。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2016年全年累计骑行里程超2.4万公里的周克强,凭借自身实力顺利加入中国香港快客车队,获得了正式参加环鄱赛的资格,并在第七届环鄱赛首站旗开得胜获得粉衫。“那一届我共获八次粉衫荣誉。胜利让我更有理由相信,江西选手有能力冲击环鄱赛最高荣誉,甚至有能力站在更高的领奖台上。”
在9月16日武功山站的比赛中,周克强以大中华区第三的成绩与一袭粉衫擦肩而过。他遗憾地表示,年龄是一道跨不过的坎,竞技状态下滑不可避免。日往月来,比赛不已再是周克强的职业,但也正因时光堆砌,周克强对自行车的热爱愈发深刻,自行车成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他在南昌市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店,常常组织骑友活动,并成立了“南昌路客车队”。他表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自行车文化日益“出圈”,环鄱赛现场如潮的观众也映射出了自行车运动中日益崛起的江西力量,“但实际上,从‘爱好者’到‘职业车手’,仍然有很远的距离。”
范伟对此也深表认同。他表示,江西自行车水平有待提升。在群众体育方面,江西虽然掀起了一阵“骑行热”,但实际上,这项运动的受众仍没有篮球的体量大;在竞技体育方面,目前我省没有自己的省级职业自行车队,业余自行车爱好者普遍缺乏专业教练指引,转型职业有一定难度。
“自环鄱赛加入国际自行车联盟亚洲巡回赛序列(UCI 2.2级)后,本土选手有了在家门口参加国际高水平比赛的优势,给了我们一个成长的平台。我们不会停止追逐环鄱赛的脚步,也期待在未来有更多优秀的本土车手涌现,站上最高领奖台,为江西赢得荣誉。”周克强、范伟心怀期待。